第17部分(第2/4 页)
品牌、渠道等无形资产,或生产线设备等有形资产进行分门别类的购买,从而大大缩减了其中的水分。
另外,金融危机也导致全球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下降。国土资源部最新的分析认为,从2008年三季度起,新一轮的矿业衰退周期已经到来。2008年10月中旬印度矿下跌至85美元/吨以下,比2008年3月最高点下跌60%多。可以说,与金融危机爆发前“走出去”的企业相比,此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是“生逢其时”。
二是“地利”的因素。以往中国海外并购最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地利”因素。一个欧洲企业去美国进行并购将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行为,欧洲国家具有并购的“地利”优势,美国设的并购门槛非常低,它们同属一种制度,同根同源,彼此互不防备。
第六章 百年一遇的机会(11)
但中国却不一样,中国不具备这种“地利”优势,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警惕,会进行极其严格的审查,从而极大抬高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门槛。中海油曾在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折戟,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当中海油宣布公开出价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后,一些国会议员就提出应该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这一收购行动,要求美国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美国经济及国土安全的影响进行联合调查。
而现在,并购门槛相对以前已明显降低,美国政府为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由“反对”和“限制”,转向了“支持”和“欢迎”。2008年10月,美国能源部高官就公开对媒体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对其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投资。中国企业并购美国能源企业的阻力陡然减轻。2009年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给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松绑,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对此评价说: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意味着,今后只要中国客户取得美国政府的一次性认证,就可以购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又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门槛。
三是“人和”的配合。过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失败较多,也与目标企业内部员工的抵触情绪有关。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当面对中国企业时,欧美企业的员工往往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眼中的中国企业多是以落后国家的负面形象为主,这就使得企业整合变得非常困难。
而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众多的欧美企业陷入泥潭之中,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他们极其盼望能出现一个“白衣骑士”进行拯救,否则就面临裁员乃至企业破产的境地,企业员工作为直接受害者,此刻更是望眼欲穿。但此时美国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不可能出手相救;欧洲其他国家也是自顾不暇,更不会来并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会扮演一种“英雄救美”的角色,以前并购中存在的那些文化差异、人员阻力等问题自然一扫而空。
2。 “抄底”与“投资”之辩
中国企业抓住金融危机赋予的机遇,走出去并购欧美实体企业,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这种并购行为是一种中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行为,重在形成股权上的深度合作关系,而不是短期炒作式的买入卖出;同时它也不是财务投资意义上的“抄底”,而是产业投资意义上的对接。
前一段时间,中国几家大型企业投资欧美企业发生严重亏损,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如中国投资公司投资美国黑石公司发生的巨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欧洲富通集团的巨亏等。为此,国资委向中央企业发出警告:谨慎对外投资,防止出现更大风险。
客观来看,中国企业最近发生的几起规模较大的海外投资亏损事件,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在时间点上,都发生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标的企业正处于股价高涨的阶段,而中国企业投资后不久,金融危机就爆发了,欧美市场股价全面下跌,从而造成了中企的巨亏;二是投资对象上,巨亏的多是投向欧美金融类企业所致,如欧洲富通集团就是一家保险公司,美国黑石公司则为风投公司,众所周知,欧美的金融类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都无一幸免,被中国企业并购的几家公司也是如此。
第六章 百年一遇的机会(12)
这几宗投资亏损案例的发生也有内在原因:
一方面,近两年是中央企业业绩大幅度提升、众多央企大举扩张、在国内外展开大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