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甘眨�敲词罩Р坏志吞��2还�恕N�死狄陨�娴目诹福�死嗟呐┮蹈�魑蘼鄱嗝淳ぞひ狄狄膊晃��5�侍馐侨绻�鑫��导佑停�蔷�砸��弦桓龃笪屎拧U庋�鍪欠裰档茫肯氡孛餮廴诵闹性缫延衅琢恕J率瞪希�唤隽甘忱嗌�锶剂系目�⒒嵊龅缴鲜鲆幌盗形侍猓��⒎橇甘匙魑锏纳�锶剂弦餐��绱耍�辽偻恋刈试词切枰�悸堑闹匾�际�跫�9畔@罢苎Ъ移章尢└昀�钤缣岢隽艘匀宋�镜乃枷肜砟睿�执�缁岣�嵌源送瞥绫钢痢D敲丛谀茉蠢�昧煊颍�苊狻叭顺嫡�亍⑷顺嫡�场本褪枪岢拐庖焕砟畹闹惫厶逑帧4幽持忠庖迳纤担��锶剂暇拖袷亲霸谛履茉雌孔永锏木删疲�」芡獗砜雌鹄垂庀柿晾觯��嬲�菲鹄床⒉灰欢ㄏ愦伎煽凇�
如果说煤变油、豆变油还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话,那么水变油听起来就比较离奇,细想起来就更是离谱了。但就是这样离谱的事情竟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被炒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满城风雨。一些国家级的报纸也连篇累牍地予以了正面报道,甚至称其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加之一些记者身临其境,煞有其事的现场描述,许多读者面对这些消息往往不明就里,不由得不信服,甚至振奋不已;一些投资商更是心血来潮,纷纷改弦易辙,上马水变油这一“朝阳项目”。当然,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水变油事件后来“荣列”中国“十大伪科学事件”之首。许多介入水变油项目的资金这回真真正正是打了水漂,只不过泛起的不是水花,而是几星油花而已。对于那些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而言,如果说他们主观上没有参与整个事件的动机,还不能称为元凶的话,那么他们客观上已然成为了这一伪科学事件的“托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帮凶作用。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记者在新闻报道上求新、求功心切,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新闻从业者科学素养的不足。回过头来看,水变油事件一开始就展现了参与各方的知情与蒙昧、冲动与无知,而恰恰是他们合伙上演了这场不折不扣的闹剧。
其实,稍微了解能源替代的规律,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挑出水变油过程的破绽,这对判断整个事件的真伪十分有效。即使受认知能力所限,只能暂时判别个大概端倪,但也至少不会对水变油项目深信不疑了。
我们知道,油主要是以碳氢元素为主的混合物,是含有高能量的合能体能源。所谓合能体能源,简而言之就是自身可储能的能源。薪柴、煤炭、天然气、氢气都是含化学能的合能体能源。而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它是氢氧元素化学能平衡的产物,也即水中不含额外的能量,简单理解为非合能体。试想,如果将不含能量的水变成高能量的油,那么需要补充多少能量才可以成行呢?代价一定是不菲的,绝不是那些现场记者所目睹的那样,仅向水里添加少量化学试剂那么简单了事。况且,能源替代规律已经清楚地表明,替代能源的含碳量是逐步减少的,人类社会的能源利用史是脱碳的历史。水中不含碳元素,而油里富含碳元素。将不含碳的水变成富含碳的油,这种变化过程事实上是逆能源利用的历史潮流而动。即使一时得逞,但最终注定也要失败。
再者,水也不可能变成油。因为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无论如何进行多复杂的化学反应,也不可能变出含有碳元素的油来。如果这种变化过程能成功,那意味着对拉瓦锡、门捷列夫等一批大科学家几百年来创立的化学科学体系的彻底颠覆,而我们现有的化学理论体系也要推倒重来。这显然不可能,可能的反倒是用水来制氢气,低成本的水变氢工艺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孜孜以求,是最能体现创新价值和科技含量的研究领域。道理很简单,既然氢氧燃烧结合成水的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想人为地将其拆开,不费一番代价是不可能的。
水变氢,高科技;水变油,伪科学,真理与谬误的距离有时就一字之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 水火相融可燃冰(1)
第六章 水火相容可燃冰
当人们谈起燃料时,脑海中通常会出现火焰熊熊燃烧的场景。而冰块则被看作是与火互不相容的东西,正所谓“*两重天”。但就是这种*不相容的场景却被可燃冰完美地结合起来。顾名思义,可燃冰就是可以燃烧的冰。当然,它并非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冰块,尽管外观看上去与普通冰块没有两样,但是当这种冰冷、雪白的“冰块”靠近火焰的时候,它就会立刻熊熊地燃烧起来(见图6…1),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在化学结构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是一种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晶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