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忽然海上风雨大作,元军因无步骑配合作战,翻船无数,伤亡惨重,元军元帅刘深身负重伤,铩羽向东南海面撤兵。
击退了元朝海军的进袭之后,大军迅速撤离十字门,迁徙到大屿山(今香港大澳)、垃圾尾(今桂山岛)一带停泊,以补充物资和治疗伤员。
而这一切,姜明都已经看不到了,此时的姜明已经带着郑虎臣率领的1000御林军和卫王赵昺、陆秀夫正前往广州的路上。
一路上除了是卫王赵昺兴高采烈的嬉戏乱跑着,就是陆秀夫和郑虎臣对于这次的出行感到的惊异。
姜明和皇太后的这一次密谈内容谁也不得而知,但是密谈后次日就当众宣布:“晋封卫王赵昺为粤王,令之判广州。陆秀夫辅之。国师随之。”
这一道旨意让人莫名其妙命令下达了以后,包括陆秀夫在内的重人都目瞪口呆,只有姜明笑容满面的向陈宜中讨借郑虎臣用用。陈宜中无可推脱,也只好答应了。
而郑虎臣也是很满意,天天想着上阵厮杀,却做了一个护卫统领,这样一来正是得偿所愿了。
陆秀夫则是随意而安,虽然这样做是把他调出了权力中心,但是他本就不是一个热衷于权力的人,更何况他和粤王(卫王)赵昺平素感情也是不错,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张世杰和陈宜中等虽然觉得奇怪,但是陆秀夫的离开又让他们平日里少了掣肘之人,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况陈宜中只少了一个郑虎臣,而张世杰更是没有事,连去广州的护卫队也是抽调的皇室的禁卫军。
于是在这个大圆满的结局下,听着远方海上传来的“隆隆”炮火声,粤王赵昺、姜明、陆秀夫和郑虎臣一行的船队驶向珠江口,直往广州而去。
一路之上,陆秀夫与郑虎臣二人也曾旁敲侧击的问过为什么。而姜明总是笑而不语,被郑虎臣追问急了。也只回答了一句“唯天命矣!”便不再多说。
第一第一章 进广州
正午时分,广州城内。
张镇孙穿过狂欢的人群,回到自己的府邸。本想去看看刚刚搬进官邸的老父老母。却稍犹豫了一下,没有去,却吩咐侍卫,快快陪他去见都统凌震。
其实凌震已早候在府衙的议事厅里了。
“制置使大人辛苦了!”一身威武戎装的凌震疾步迎上来说。
张镇孙连忙拱手回礼说:“都统大人才辛苦!光复广州,接着又要安排戍卫。压力是不会不小的!”
凌震忙说:“光复广州是张大人的威名所致!叛将吕师夔真不经用,我大军才打出状元公您的旗号,没来得及攻城哩,就吓得他脚板抹油开溜了!可惜他跑的太快,没有抓住,否则可以让天下叛逃之人看看他的头挂在广州城头上。以儆效尤”。
“这是都统大人的军威,关我什么事。”。张镇孙笑着说。
“只是吕师夔不是真正败走,而是自己望风而逃。恐怕他们不会跑远,最近会纠集兵力,伺机再来。否则他那鞑子主子不会放过他这条狗的。”凌震又转做深沉地说。
张镇孙用佩服的眼光看着凌震,说:“将军真正看到远处了。现在收复了广州,但要好好保住它,还不是容易的事。广州的确是险地,随时都有被进攻的危险。”
“但是迎驾进广州,是势在必行的”。张镇孙咬着牙说:“广州也有广州的长处。广州是大商埠,如果陛下的行宫设在这里,不仅可以更好号令天下兵马。而且南边的香山、东莞,地域富庶,可以为圣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况且广州附近河道纵横,离海亦近,是进是退都很方便。大家还要同心协力要努力创造条件,将广州这块险地变成不险。然后将圣驾迎来,在广州建立行宫。”
凌震听罢,附和道:“制置使所说甚是,将广州这块险地变成不险。使我们现在的头等大事,陛下和皇太后自南巡以来,终年在海上,真是令咱们做臣子的于心何忍啊。”
两人正在说着。突报前去促驾地人回来了。忙请了上来。
前去促驾地是广州通判冯磊。风尘仆仆地到了大堂之上。行礼后将一卷黄绢呈给张镇孙后就自己倒了一杯茶自顾喝了起来。从广州到井澳。短短地5天一个来回。知道他地辛苦。张镇孙和凌震也没有说什么。恭敬地展开黄绢看了起来。
看完了。两人同时发出“咦”地一声。原来正是迁粤王判广州地诏命。两个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顾不得通判冯磊正在喝茶。拉着问道:“圣驾不来了吗?”。浑然不觉把茶撒冯磊一身。
冯磊无奈。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