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吾心光明(第2/5 页)
当我们沦为遗老遗少以后。
其实都会陷入一样的心境。
无法自拔。
“呃……”
国尉屠雎眉头紧锁的道:“陛下,那如果是外族入侵呢?比如匈奴人南下意图侵占九州天下,届时我们若是不敌,难不成也要顺应大势倾轧?”
话音未落。
嬴政和王翦面面相觑。
紧接着。
嬴政立即道:“那自然就是两码事了,我们九州华夏的内部朝代更迭,才是顺应大势使然。若与外族入侵……必须是死磕到底,星火燎原!”
内部之争。
什么都好说。
外部入侵,那就游击持久战,迂回鬼神舆论战,必当与外敌斗到底!
屠雎:“……”
屠雎若有所思,他总觉得皇帝轮流做,会出现一些淡漠的危机。
那就是谁当皇帝不是当呢?
跟我们平头老百姓有啥关系呢?
或许也正因此。
满清才能钻了大明的空子。
不过。
有些青史过程,是必须要按部就班的走上一遭的。
九州天下,分分合合。
不断演化。
不断融合。
直至提前迈入近现代的工业社会,并完成华夏民族的统一共识。
到时候。
才是东方的盛世莅临。
另一边。
北方阁。
王绾和冯去疾也都在讨论着许尚的一些言词。
旁侧还有李信、渭阳君和昌文君搭腔。
毫无疑问。
这五个人坐在一块。
你让他们坦然接受未来大秦的崩塌。
对不起。
坦然不了一点儿。
尤其是渭阳君,身为嬴族宗亲派系之首,他宁死也无法接受这个观点。
至于对那些心怀故楚之人。
渭阳君会抱以敬意,尔后再帮助那些人体面。
总而言之。
渭阳君还是比较情绪化一些的。
李信也一样,他觉得自己的子孙后代,应该会战死在大秦崩塌的前夕,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还有什么大秦的遗老遗少。
李信表示谁爱当谁当,他只做马革裹尸的壮烈之人。
相比之下。
王绾和冯去疾虽然嘴上比较强硬。
但两人都很清楚。
或许只要利益足够,关中勋贵派系中的很多人,都会选择认清现实。
当然。
王绾和冯去疾本人,他们对于大秦的忠心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数千族人全部为大秦殉葬,这显然就是两码事了。
对于王绾和冯去疾而言。
家族的传承高于一切,其次是大秦的国祚,最后才是个人性命。
三者依次按照顺序排列。
先后立分。
……
东方阁。
许尚、尉缭子、黄石公和应曜的话题交谈,暂且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
几人开始用起了膳食。
人是铁,饭是钢。
只有吃饱了才能更好的论道。
反观我们的北冥大师,其依旧保持着出尘的姿态,只喝少许茶水,就像进入了辟谷的状态一般。
随即。
北冥子稍做思索,他对刚刚四人的青史大势,楚人执念的论点,进行了评断:“众所周知,我道家存在着三个境界,分别是【有我】,【忘我】,【无我】。”
“有我:顾名思义,就是我执,执着于爱恨、故国、家族兴衰,身份信仰、血脉传承等等。入世之人,先为有我,也不失为以身践道的法门。”
“忘我:开始尝试放下我执、我念,进而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考虑世事。就像荀子之徒韩非,其若能冲破自身韩国公族身份的枷锁,无论入世或出世,都能更上一层楼。”
“但……我却并不认为【忘我】就比【有我】更好一层,人生在世,有所执,就真的是桎梏难消吗?其实只是入世和出世之分罢了,本质上并无高低之论。”
“无我:物我两忘,离神去知,与大道玄同而观天下。”
“所以,按照上述三个境界标准,显然黄石公、应公仍处于【有我】较多,【忘我】较少的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