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好,可要是说的不对,虽然眼前没什么事情,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遭一次殃。
刘华仔细从脑海中分析这道题目的内涵,在这个封建的年代,没人敢出这样的问题,因为这道题目涉及到了朝廷,帝王们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对朝政妄加评论。
可是眼下,这道题却偏偏出现了,而且还是当着康熙的面儿,根据这一现象判断,出题的人应该就是康熙,但康熙为什么要出这么一道考题呢?他想对外界传递一个什么信号?
仔细将康熙晚年的事迹回忆了一遍,有两件事情引起了刘华的注意,一是康熙二废太子,二是康熙晚年整治朝纲,严查官贪污**。
想到这儿,刘华心中一动,心道:“难得这道题目跟那两件事情有关?随后,刘华又在心中验证了一番自己的判断,他感觉自己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
他猜测康熙想通过这次比赛,对外界释放一种信号,朝廷要对那些涉嫌贪污**的官员进行整肃了,而这道题目,便是整肃行动的导火线,或许,康熙希望有人能够给他营造出一个借口。
揣摩到这里,刘华看了看左右,见段识文已经开始动笔了,王迪也正拿着毛笔准备书写答案,白晓玉还站在那里犹豫,看样子她心中也已经有答案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根据三人的表情,看着段识文脸上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刘华猜测,他的答案,应该是以赞美朝政为主,而白晓玉应该会接着这个问题伸冤,王迪的表情无喜无忧,刘华不好判断他的答案。
见此情形,刘华一咬牙,心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就是一道题吗,你既然敢出,我就敢答,东风吹,战鼓擂,这个念头谁怕谁啊。”
打定主意后,刘华拿起毛笔,沉吟了片刻,在纸上写出了他的题目“朝廷积病需治,官员贪腐需查,吏治倾斜需正,司法无威需震,百官奢风需改,此番现象,急需良药,若如不然,国将不国。”
然后,刘华在文章内,以白志宇一案为例,讲述了贪污**之祸,又根据后世对康熙晚年治理贪污**的政策和方针,讲述了贪污**对国家社稷带来的影响。
刘华在文章内写到,官员贪腐,朝廷便会陷入积病之中,朝廷一旦瘫痪,吏治就开始倾斜,而一旦吏治倾斜了,官员们就不惧怕法律的惩罚了。
久而久之,百官便会产生奢华攀比之风,一个个的心思,全都用在了如何搜刮民脂民膏方面,长此下去,百姓们被逼无奈,必将暴起发难,如此一来,国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总之,刘华除了好话、漂亮话没说之外,该说的不该说的,他全都说了,他将当前的局势点评的一无是处,然后请求朝廷痛下决心,割腐肉,刮污骨,以雷霆手段,挽大厦于将倾。
写完之后,刘华见白晓玉三人,已经将各自的答卷交上去了,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份答卷,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他知道,如果史书记载如果正确的话,那他的这份答卷,正是康熙所需要的。
思忖了片刻后,刘华举手交卷,当霍学思笑眯眯的从刘华手中接过答卷后,随意扫了一眼,但就是这一眼,短时令他震惊不已,他满脸震撼的看着刘华:
“刘公子,你确定要交这份答卷?此卷一旦传到圣上那里,恐怕会引得圣上龙颜大怒啊,说不得还会为刘公子招来杀身之祸,望刘公子三思啊。”
第六十章 文曲大赛 七
看到霍学思脸上凝重的表情,再听到他话里的担忧之意,刘华感激的对他笑了笑,然后铿锵有力的回道:“必须的,这份答卷就是我的答案,还请霍总管帮我呈上去。”
见刘华主意已决,霍学思面色复杂的看了看刘华,然后叹了口气,表情凝重的将刘华的答卷朝评委席上的陈元龙递了过去。
此时,陈元龙刚看完段识文的答卷,段识文将康熙王朝描写的花团锦簇,盛世空前,他用读书人的视野,在阐述康熙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将其歌颂了一番。
看完段识文的这份答卷,陈元龙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一丝满意之色,他在段识文的卷子上写了一个“优”后,将卷子平整的放在一旁,做完这些,他才不紧不慢的拿起刘华的答卷。
刚一看到刘华答卷上的题目,陈元龙脸上的笑容便不见了,他面沉似水的看着刘华这份答卷,越看越生气,越看越愤怒,当他看到刘华最后建议康熙割腐肉、刮污骨,严整朝纲时,顿时拍起了桌子:
“无知黄口小儿,竟敢如此诋毁朝政,当真是罪不可恕,想我大清天威何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