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唐僖宗光启四年(公元888年),秦宗权在屡次兵败之后退回蔡州,不想却被他的爱将申丛抓住,砍断了他的一条腿,并准备将其送给朱全忠。事情还未成行,申业却也被自己的部将领郭��钡簟I钡羯暌档墓�',以自己的名义用大槛车把秦宗权押至汴州朱温朱全忠处(今河南开封)。当然,对朱温朱全忠来讲,谁把秦宗权送来都是一样,反正擒执逆贼的大功是自己的。于是,朱温朱全忠把已经写好了申业名字的委任状涂掉,改为郭�В��纹湮�讨萘艉螅ㄏ嗟庇诖�斫诙仁梗��
朱温朱全忠把秦宗权送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在京城长安被送刑场砍头的路上,秦宗权这个吃人恶魔还哀求监斩官:“大人您帮我说说情,我这人哪像造反的人呐,只是上表忠心无路呵。”围观百姓听此言皆笑,笑毕大骂。刽子手不笑不骂,抢起鬼头刀把秦宗权和一族人均当西瓜般给砍了。
只不过这时候下命令砍掉秦宗权脑袋的人并不是唐僖宗而是刚刚即位的新君李晔。原来,唐僖宗在这年的三月上就已经病死。僖宗死后,在宫廷掌权的太监杨复恭等的拥戴下,时年二十二岁的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晔于僖宗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唐昭宗李晔。
按照《唐书》上记载:唐昭宗李晔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唐武宗)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祥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唐昭宗李晔由皇弟而入统,深知哥哥唐僖宗时的朝廷内情,很想恢复祖宗旧业,重振朝纲。
你还别说,这位新的皇帝唐昭宗李晔即位之初还真有点“新”王朝的气象。刚刚继位的不久,那位曾为唐将、后来降附黄巢、曾以盐腌人尸为干粮的巨贼秦宗权即被灭族于京师长安,一时大快人心,内外称颂。但是接下来却不那么顺手了。
原来,唐昭宗李晔虽为大宦官杨复恭推立,但内心深处却十分厌恶这个不男不女、专横跋扈的阴人。当时一些有权有的势武将、宦官大多有收养假子(即义子、干儿子)的习惯。成为假子的人,有了所谓的靠山;而收养假子的人,则得到了想要的心腹和耳目。当时著名的军阀,沙陀贵族李克用就曾收养了十几个能征善战的猛将为假子,以为腹心。大宦官杨复恭自然也不甘人后,非但假子甚多,每次入朝时在众假子的扈随下,前呼后拥,乘肩舆而来,乘肩舆而去,犹如太上皇一样的排场,丝毫不把唐昭宗李晔和众朝臣放在眼下,这让唐昭宗李晔以及在朝的诸位大人们感觉很是的不爽。
一次下朝之后,唐昭宗李晔壮起胆子就蓄养假子一事问杨复恭:“爱卿累侍两朝,为一朝之元勋;手握京师禁军大权,为何还要收养那么多的假子?”杨复恭自恃有拥立之功,又手握皇宫禁军(即左右神策军)大权,遂大大咧咧地言道:“陛下,老奴收养的这些义子不都是为了捍卫朝廷,捍卫皇上你吗,老奴绝对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唐昭宗李晔于是反问道:“既然爱卿是为了国家,为了朕,那为什么不让这些义子姓李反而姓杨?”唐昭宗李晔的这一反问,老太监杨复恭被噎住了,翻了半天白眼也答不上来。
唐昭宗李晔知道自己虽然名为皇帝,但是老太监的胳膊并不比自己的腰杆细,现在还不能把老太监逼急了。最后,少不得自己还得给老太监找个台阶下。于是,片刻僵持之后,唐昭宗李晔笑言道:“老爱卿不必想了,朕也就是随便问问,你可千万不要多心啊。不过,……”唐昭宗李晔看了看老太监,心下稍微一想,继续道,“老爱卿既然已经认了那么多的假子,而朕至今却一个也没有啊。”言下之意,似乎他也有收养几个假子的想法。
老太监杨复恭接口问道:“难道陛下也想收几个假子不成?”唐昭宗李晔点了点头。
杨复恭遂又问道:“陛下打算收谁为义子呢?”
第一章 出身乱世(4)
唐昭宗李晔想了想,笑着说:“你来人家是知道的,这一般人朕也是看不上眼的,朕想认养的假子那必须是德才兼备,对我大唐,对朕亦必须是忠心耿耿之人。”
老太监不自觉问道:“普天之下,陛下难道没有看上一个?”
唐昭宗李晔摆手道:“那倒不是。”一面却拿眼睛盯着老太监,不紧不慢地道,“眼下朕就物色到这样一个人,只是这个人有些特别,朕不免有些担心……”
老太监颇为不解地看着昭宗道:“陛下,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昭宗笑笑:“担心别人不愿意啊!”
这一次,终于轮到老太监笑了。“陛下显然是多虑了。”杨复恭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