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心,你是大儒,给他们上上《四书》《五经》课。”
李善长说:“责无旁贷。”
但马秀英替李善长挡了驾。她说,几个孩子是蒙童,用不着起用大儒,过两年再请李先生传道授业,眼下,识字启蒙阶段,她就可以应付了。
李善长说,三娘教子,极好的事。
()好看的txt电子书
马秀英是个办事麻利的人,进城安顿下来后,就在居住的镇抚衙门后进院子办起了学堂。
院子竹林前放了四张书桌,朱文正,朱文忠和朱沐英三人已换了新衣服,马秀英正给三人上课,旁听的还有郭惠。
马秀英正在上《论语》,今天讲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马秀英领读,四个孩子复诵:“……子路率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接着又念了一句:“夫子哂之。”
马秀英说:“我先倒过来问,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为什么哂之?什么叫哂之?”
沐英抢先答:“哂之是生气了。”
“不对,”朱文正说,“是怪罪之义。”
马秀英说:“哂是嘲笑的意思。为什么嘲笑子路?因为子路说,他用三年的时间,就能够把一个受到大国威胁又加上灾害严重的中等国家治理好,你们说能吗?”
“不能!”几个孩子一齐喊。
丫环金菊悄然来到马秀英身后,说了几句悄悄话。马秀英皱起了眉头,想了想对孩子们说:“你们先自己学,文正,你大,你领着念,把课文念熟了,再默写,不准淘气,晚饭给你们做好吃的。”孩子们答应了。
说罢,马秀英和金菊向房子里走去。
二
一路走着,马秀英很感纳闷,是什么人这样大的口气,口口声声叫朱元璋的名讳呢?听金菊说,这个老头相貌不凡,还领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姑娘是武将打扮,背两把宝刀,难道这就是朱元璋的“未婚妻”?他什么时候定的亲?朱元璋可从没说起过呀?她觉得蹊跷,必须赶在朱元璋回来前去看个究竟,她不相信朱元璋会去拈花折柳,更不相信他出家当和尚时有人会与他定亲。
她和金菊来到前院会客厅门外,马秀英有点犹豫。
马秀英没有马上进去,却从门缝向里张望,见一长髯老者坐在春凳上看书,不时品茶,很有点仙风道骨气概,这正是给朱元璋看过风水坟地的郭山甫。他对面坐着一个长相俏丽且有几分凌厉的少女,她正是郭山甫的女儿郭宁莲。
马秀英把金菊拉到一旁问:“老人家到底怎么说的?”
金菊说:“他只说了一句,叫我去通报朱元璋,说当年许配给他的媳妇送来了。”
马秀英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没奈何。
金菊说:“这太不像样子了,他这么大事居然瞒着小姐。”
马秀英说:“如果是他当游方和尚时的允诺,倒不能太怪罪他,那时他还不认识我呀。”可天下有这样的傻瓜吗?愿将女儿嫁和尚?
金菊怪她的小姐就是心慈面软。主张不管真假,绝不可开这个先例,猫吃惯了腥,那还收得住吗?
马秀英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小妮子,小小的人儿懂这么多,谁教你的?”
金菊说:“小姐真没良心!人家向着你说话,你倒派我的不是,我不管了,明儿个朱元璋娶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我看你怎么办!”
《朱元璋》第十二章(2)
马秀英说:“那不成皇帝了吗?金菊,你看这事怎么办?”
金菊说,老天长眼,正巧赶上他不在。咱们一口回绝了那老头,说他已经有了夫人,给他点钱,打发他们上路,人不知鬼不觉的,等到朱元璋回来,知道了也晚了,他若压根不知道,就永远别告诉他这回事。
马秀英说:“看不出,金菊你这丫头还真有点鬼点子。你这办法不失为良策。可我觉得对不住这个老头,人家风尘仆仆地把女儿送来,就这么打发了,传出去不是对朱元璋的名声不好吗?”
金菊说:“你这人可少见!那好,你去认吧,替朱元璋多认几个小老婆回来。”
马秀英说:“我去见见再说吧。”
()好看的txt电子书
马秀英刚一走进客厅,正在看书的郭山甫肃然起敬地站了起来,打量她几眼,说:“这才是母仪天下的人。”
马秀英听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