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八百里秦岭山脉,高耸入云,气吞万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即使在温暖晴好的天气攀越也常常使人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在隆冬季节。而现在的秦岭,大雪封山,寒风刺骨,红军战士一个个身着单衣,脚穿草鞋,食不果腹。
不管困难有多大,吓不倒英勇的战士;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挡不住红军健儿的雄劲步伐。王树声和战友们豪情盈怀,迎难而上。
他带领战士们顶风冒雨,行进在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之间。山上路少,坡陡路滑,荆棘丛生,往往是前面的人用刀边走边砍辟出一条道来。有的地方悬崖峭壁,战士们就将绑带解下来连接起来,把人一个个吊下去,继续前进。
白天,战士们完全靠不停的运动来活动筋骨,抵御严寒;夜晚宿营时,对战士们简直就是生死考验。由于天气特别冷,气温零下几十度,有的战士宿营时一觉睡过去,第二天早晨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在风雪交加的夜里,战士们只好在悬崖底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互相用体温暖着对方。实在冻得不行,就隔一会儿起来跑一阵。用这种方法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在这种情况下,王树声作为一师之长甚至“享受”不到一般战士的“待遇”,他要不停地关照战士,一会儿拍拍这个的肩膀,叫他不要睡着,一会儿又提醒那个营、连长不要忘记让大家起来跑跑。
有一次,路过一座山时,发现山上有几间小屋。师部后勤人员考虑到首长们工作辛苦,便把房子分配给了师部。但当王树声发现有几个病号仍在外面露宿时,便主动把房子让了出来,自己和通信班的几个小鬼挤到了一起……
部队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中行军,吃饭成了大问题。王树声和战士们一起挖野菜、找野果,聊以充饥。
在严寒和饥饿的双重折磨下,红军队伍中的伤病员愈来愈多。许多战士跋山涉水,腿和脚的裂口都已溃烂化脓,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有的需要坐上担架才能和部队一道前进。而能抬担架的人却越来越少。
王树声的马早让伤病员骑着了。他自己则和其他干部、战士一样,参加了抬担架的队伍。尽管一路上的指挥、组织工作异常繁忙,但一有空,他就抢着为伤病员抬担架。
就这样,经过七天艰苦卓绝的行军,红军指战员相扶相携、患难与共,接连翻过九座海拔二千米以上、最高达三千七百六十七米的大山,于12月9 日,抵达秦岭南麓的小河口镇。
小河口镇。
这是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后驻扎的第一个集镇,它位于秦岭南麓,是从秦岭进入汉中的咽喉。
当战士们从雪花飞舞、人迹罕至的几千米高山上盘旋而下,一下子见到平原时,都高兴得欢呼雀跃。有的情不自禁,竟淌下了热泪。
他们追逐着、戏闹着,乐呵呵地笑个不停,那种热烈劲仿佛是生平第一次见到平原。有的欢快地跑到清澈的河水边,一边清洗头脸,一边唱着鄂豫皖根据地的民歌;有的疲惫地躺在大地上,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悠闲。
镇上的居民热情地欢迎红军住进他们的家里,像招待亲人一样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部队供给部的战士一下山就忙着采购粮食和衣服、布匹。
王树声和战士们稍微歇息一下后就开起了党小组会。党、团小组会在过秦岭时几乎每天都开一次,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既互相鼓励,又相互提出要求。
在这次小组会上,有的战士给王树声提意见,说他有时遇事不够冷静,容易犯急躁毛病;主观愿望非常好,但方式不当,动不动喜欢训人。
王树声听了战士的发言,非常高兴,连声表扬这位战士,说:“提得对!
提得好!谢谢你,你这是对我王树声的最大帮助哟!“
他一边说,一边把刚才战士的话记到自己的小笔记本上。
就是在这样的小组会上,王树声和其他战友互勉互励,共同提高。师长和战士的距离缩小了,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红军在小河口稍作休息后,继续开拔,于12月11日,进抵汉中平原的城固地区。
这时,汉中的地下党组织派人来接头,还派来了向导引路。当地人民对红军十分亲切,群众分站在道路两旁,列队对红军表示欢迎。因这个地方回旋余地不大,粮食也不充裕,不可能在此建立根据地,部队遂决定南渡汉水,赴大巴山北麓的西乡、镇巴一带寻找立足点。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源出于陕西米仑山西端,下游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