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不悦,上前扶起韩安国。
“朕今日方知韩卿不仅为一员悍将,亦多有所谋。”
韩安国受宠若惊,忙在皇帝的一扶中站起身来。
“各位爱卿,且向韩将军说说此次对匈奴之策吧。”刘彻大袖一拂,在榻上坐下。示意众人皆坐。
称之为将军,众人亦明白刘彻要任命韩安国为统率的大将军了。
大伙儿亦受宠若惊。自高祖以来,采用了儒家的统治思想,及一套尊卑区别过甚的君臣礼法。皇帝与大臣之间再也不可能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有这样近距离而坐,促膝详谈的荣宠与机会了。很快,大家皆脱履上榻,围着大而宽的矮几盘坐。
由熟悉军事的王恢向韩安国讲解马邑之策。
王恢为燕人,并数为边吏,熟悉胡事,对汉朝在马邑囤军的布局也比较了解。由他来讲解分析,自然合适不过。
韩安国听罢大惊,叹曰,“此为奇谋!奇计耳!此计若成,则我大汉朝天威!匈奴人亡我之心必尽去,四夷莫敢来犯!甚妙!甚妙也!”
“只是不知如何才能引得匈奴人入我所伏?”张汤道。
“匈奴人生性多疑,彪悍。恐稍有闪失,计谋难成,反而要使他们日后加倍地侵扰中原,彼时战乱四起,陷边关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耳!”
“臣建议趁于单入长安之际,杀之,将之首级悬于城门楼上。则老单于痛失爱子,必伤心动肺,大怒之下必欲挥师南下。马邑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于此地设伏必有所获。”余人尚未表态,灌夫已经不耐地嚷嚷。
此言甚毒!甚毒啊!
我在一旁听了惊叹。
在角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感到十分的尴尬。
万绿丛中一点红,果然特别的扎眼。打量刘彻,他扫了我一眼还是没有表示。因此只好乖乖地坐着,揣磨着对面的香炉已经历经多少年代,是哪一朝的古董,借以打发时间。
只听窦婴说出众人心中所想道:“我大汉朝毕竟是以仁义治天下。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举不为妥也。”
“或可诈称于单被我们所杀,弄个囚犯的首级弄得血肉模糊悬于马邑边镜,让匈奴人每日都能看到,这下总妥当了吧?”灌夫又嚷。
“那么陛下以为又要如何防守长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四章 马邑之策(4)
东方朔仍是摸着眉毛,不咸不淡地问出一句。
司马迁只负责记录。适当地插上一言。
不知道今后他的史记里会不会写下一笔,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不清楚名姓的小人物曾于宫中旁听群臣策论?嘿嘿……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五章 上班早朝(1)
“长安的防守自然也不能松懈。可是我们目前所有兵力加上马邑囤军的兵力亦不过才三十万有余。倘若全部抽调出去,恐为不妥。”韩安国道。
“除非抽调诸侯王各部的人马,可以弥补不足。”
此举无异于有引狼入室之忧。但目前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众人皆沉默。
东方朔反对道。
“一则,各诸侯王军部分散,想要集合在一起不容易。二则军马大规模调动,必定会引来注目,容易引起机密外泄,况且诸侯王并必肯借兵。臣以为不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准备怎么办吧。”
众人中,灌夫最为不耐,他为人卤莽耿直,世说“不喜文学好任侠”,纯粹粗人一个。自然不像其他人一样弯弯肠子九转十八绕。窦婴见状忙拉了他一把。
“所谓,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于单固然杀不得。纵使诈言已被我所杀,亦有失我泱泱大汉的气度。计诱匈奴需得另觅他法。”
外间天色已不早,我不停地想像着皇宫膳食的品种,才能借以抵挡一波一波袭来的睡意。
佬佬的,我们人手一颗手榴弹,配备一打轰天雷,试问还有谁敢靠近周边三百步的距离,俺们就欣赏他的牛B!
大汉朝高级员工会议还在进行。公务员们踊跃发表意见。
夜色已渐渐如泼墨,浓密厚黑的云层遮蔽了天空。
未央宫开始掌灯,传膳。
长乐宫。
老太后亦是辗转难眠。长乐宫外,一干黄老学的维护者长跪于地,泣求哭诉。
“陛下年少气盛,欲对匈奴用兵。此举诚为不智,臣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