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个铜钱一条嫩玉米,事情谈妥,马掌柜欢欢喜喜的走了,临走时向刘旺根讨要了二个玉米饼,说是带回去吃。
刘旺根不觉得二个玉米饼是多大的事,很大方的就给包了二个,让他带着上路。
从第二天开始,刘旺根就每天上后山掰了嫩玉米,往镇上给福满楼送去,至于马掌柜是如何销售的,他并不清楚,他只管每天不断的为福满楼送去玉米棒子。
这样频繁的去镇上,也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时不时的就有人来打听,问他怎么每天都去镇上?去镇上干什么啦?刚开始还敷衍几句,但时间长了,瞒也瞒不住,陆陆续续的,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你听说了吗?刘旺根家发财了,听说他家在卖什么东西,天天都往镇上送哩。”村妇甲有些羡慕的说道。
“早听说了,那东西叫玉米,听刘旺财家媳妇说了,罗五娘给他们家送了几条,说那味道吃起来怪香的,我想着那味道肯定是好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问他家买啊!”村妇丙说道。
“哎呦,说起来咱刘家村,大多数村民都是本家,同是出自一族,这刘旺根可不能,只顾自己,闷声发大财,也不管管咱们这些人,怎么说有了好物什儿,也该分给大家一起种才是,本家人是应该帮衬才对呀。”
“说是发财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发财了,不就是地里长出来的吃食么?能值几个钱?”艳娘说道,她就是见不得刘旺根家好,她也没见罗五娘有什么本事,可是村里好几个女人,都在说她的好话,听到这些,就让她心里发堵。
“艳娘,你别不信,村里好多人都在说呢,肯定是发财了。”
“对啊,刘旺根天天都挑着萝兜,往镇上送玉米,要是没有钱赚,他犯得着天天跑嘛。”
“嘁,那刘旺根,以前在镇上做短工,一天三十个铜钱,不也经常跑嘛,我看他啊,肯定是个见钱眼开的,有点小钱,就拼命往上扑的,我就不信,就他那些破玉米,能赚出个天价来。”艳娘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见艳娘如此反应,有两个经常得她好处的妇人,就立刻闭住不言,其她人也不好再说下去,其关各自心里也打着小算盘,见别人家发财,而自家却没有动静,是个人心里就会有点想法,更何况这几个女人,平日都是得了便宜便卖乖,有了便宜就想占。刘旺根家现在赚了钱,她们更是挖空了心思的,想去分一杯羹。
第116章
对于外面的传言,罗五娘有所耳闻,心里也寻思着对策,万一族里发难,该如何应对?
刘旺根现在每天都往镇上送去一担玉米棒子,马掌柜也没有要求他加多一些什么的,估计褔满楼一天的消耗量也就是一担这么多了,连续送了十来天,掰光了足有二亩地的玉米,剩下的那些,已经长老了,不再适合做成嫩玉米吃,刘旺根也就在家里歇下了。
罗五娘将这段时间卖玉米的钱,统计了一下,每天挑去的玉米就有两百条,按五十个铜钱一条算,一天就有十两银子的收入,共送了十五天,加起来总共就有一百五十两银子。
家里钱多了起来时,罗五娘就让刘旺根做了个木匣子,望着满满一匣子的银子,罗五娘感叹,这次是真的发财了。
虽然刘旺根不再往褔满楼送玉米,但是村里的人,还是时不时的就来跟刘旺根打听,村里甚至还流传着说,有人看见,褔满楼里炒一小碟玉米粒儿,就要卖上五百个铜钱,都在议论说这玉米是个值钱物。也有的动了心思,跑去玉米地附近转悠,搞得刘旺根时不时的就要跑去地里看看,就怕有些起子贼心的,把玉米给偷了去。
这么来来往往的,搞得家里的气氛也很紧张,见刘旺根从地里回来,张氏担心的问道:“旺根,地里没事吧?”
“娘,你别担心,我时常跑去看看,应该没谁有哪胆子,跑去地里偷庄稼的。”刘旺根说道。
罗五娘见张氏还是不放心的样子,也安慰着她,说道:“娘,你就放心吧,村里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会去做那没脸没皮的事,被人抓住了,背上贼名,那是要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的,旺根去地里看看,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听了罗五娘的话,张氏仔细想了想,村里似乎是没有出过做贼的,偷盗被抓,若是报官,那是会被判刑的,村里的人家,也没有哪一户是穷得吃不上饭的,实在没必要为此去挺尔走险的,想到这儿,张氏略放下了心,随即想起这事儿还没完,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对刘旺根说道:“现在大家都眼红咱们家,以前咱们家穷,也没见多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