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楔子 悔教夫婿觅封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
楔子 悔教夫婿觅封侯
贵阳城郊有一个黔灵湖,湖畔有座黔灵山,黔灵山脚有一所庄院名叫諶家庄,庄主谌彦,曾在外作过知州,现告老还乡。老夫妻俩只有一子,名叫谌易之,京试中过进士,却因不愿贿赂权贵,被放任到甘州的山丹卫担任主簿。山丹卫在当时属九边之地,十分贫瘠、荒凉、清苦,到这些地方来作官实则也和流放差不了许多。何况主簿这官只不过是小小的正九品,一般说,凡中进士者,最孬也是个县令正七品才是,这明明是在作践他,可谌易之居然也去上任了。
现在家中除却谌彦老夫妻俩外,还有一个儿媳妇名叫黄紫琼。说到这个儿媳妇黄紫琼,其实还没有和他们的儿子谌易之成婚。
黄紫琼本是四川内江人氏,乃父与谌 彦曾系同僚,相交莫逆。在任上黄父允将女儿紫琼许配给谌 彦之子谌 易之为妻,遂成儿女亲家。后紫琼父母病故,孤苦无依,谌 彦乃将紫琼从四川内江接来贵阳府自己家中,但此时 谌易之已赴山丹卫任上。故尔名为 谌易之之妻,实则却未完婚。
这位黄紫琼小姐,年方十八岁,长得十分美貌,知书识礼,琴棋诗书画,无不精通,且又有一身超群的武功。她来到 谌家庄后,,虽说没有和 谌易之完婚,但对 谌彦夫妇,却也极尽孝道,晨昏叩省,礼数周到。老夫妇俩对她也如同亲生女儿一样。所以这里使黄紫琼到是没有陌生的不习惯之感。
她的贴身丫环小兰,是从内江家里带来的,从小就侍候她,所以她与小兰,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
当然,也有令紫琼芳心深处感到忐忑不安,那就是她的夫婿 谌易之。她可从来没有见过他,他长得到底是怎生模样,长得是俊还是丑?人品如何?她可一点也不知晓。她心中说不出这婚事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她毕竟是个幼读圣贤书的孝女,父母之命,不好违抗,也许心有一种怅然加茫然的感觉,只能默然受之来对侍事情的发展。父母故世,谌家二老派人把她接来贵阳府,她才知道她这位未曾见过面的夫婿未在家,而是远赴数千里外的甘州九边之地山丹卫去当一个芝麻小官。她仍然未能见到这个丈夫是什么模样。她也说不出是庆幸,或是哀愁。谌彦夫妇视她如掌上明珠,这多少给她一些藉慰。虽说未行成婚大礼,毕竟是来到谌家了,她只能以谌家之媳以自持。
在谌家庄,上上下下,都喊她少夫人,只有小兰对她的称呼未变,仍然喊她小姐,可是在声声“少夫人”中,她似乎也觉得自己已是有夫之妇了。可是实际上那是名义上的有夫,她可仍是闺中独处。但是她此时也多少体味到“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意味来。
如果说,谌易之没有去千里外的甘州山丹卫作那小官,她来到谌家,和谌易之完了婚,合了卺,她成了名副其实的谌家少夫人,也许她便会守着丈夫,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在平淡中安度此生。谁知造化弄人,偏偏平白地生出许多事端来,搅乱了这本当平静、平淡的平凡生活。 。 想看书来
第一回 巾帼单骑走山丹
黄紫琼来到谌家庄已将近一年了,可是那远在甘州山丹卫的来婚夫婿谌易之,竟然没有片言只字的家书寄回来。
据谌彦夫妇说,他们的儿子谌易之,在山丹卫已近三年,过去每三、五个月,总令托人捎回一封书信来,最多也没有超过半年。二老接紫琼到贵阳,也曾将此事托人捎去书信告知,同时还嘱咐他,如果可能,应当争取告假还乡定婚。可是这书信一去便无回音,如石沉大海。这一来到叫谌彦老夫妻俩十分躭心起来,他们的儿子谌易之在山丹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出了什么意外?老夫人想儿子都大病了一场,所幸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总算好了起来,其中紫琼的守护、安慰使老人康复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日在堂前,老夫妻二人闲话,又谈起音信杳然的儿子,恰好紫琼也在座。
“易之这孩子在那边到底怎么样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个信来,可真真要把人给急死了。他在那边该不会发生什么事吧?”卢氏老夫人说。
谌彦:“是呀,这么久没一点消息,确是叫人躭心,但愿他在那里不要出什么事才好。这娃娃也太犟了,当时我就不主张他去山丹卫,一个进士,吏部外放,起码也该是个县令,正七品嘛,可也不知是朝中何人作怪,让一个进士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