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航,这一场惊险的战斗就这样戏剧性地宣告结束。
(6)试探美蒋合防条约效力。
通过9月7日的炮击,中共中央、毛泽东初步摸到美国的底细。当然,美国军舰这一天未敢开火也许有一定的偶然性,美国真正的态度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9月9日,杜勒斯公开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决定使护航的美舰保持在沿海岛屿3海里之外”,进一步清楚地表明了美国的态度。9月11日,有4艘美国军舰再次掩护国民党的4艘运输舰、7艘作战舰向金门驶来,周恩来立即亲自布置了打击这次护航编队的战斗,准备以这一行动进一步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盘。
9月11日11时以后,美蒋混合编队侵入金门海域的中国领海。周恩来下达命令后,从14时57分起,前线解放军炮兵又以40个地面炮兵营又6个海岸炮兵连的强大火力射击驶近料罗湾的国民党军运输舰和金门岛上的目标。
这一次国民党军的运输舰吸取了前几天的教训,不再等待美舰的掩护,一遭打击就急忙向外海逃走,因而只有1艘被击伤。美国军舰同9月7日的表现一样,在解放军发炮后马上退向外海,仍一炮未发。
通过9月11日的炮击,中共中央、毛泽东终于摸清了美国的战略底盘。正如叶飞后来所回顾的:事后我才明白,原来毛主席命令只打蒋舰,不准打美舰,并且规定如美舰向我开火,我军也不予以还击,这一切都是在试探美帝国主义所谓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究竟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经过这一次较量,就把美帝国主义的底全都摸清楚了。美帝国主义虽然貌似凶恶强大,在全世界到处横行霸道,不可一世,其实也是一只纸老虎。
所谓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涉及美帝自身的利益,要冒和我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它就不干了,就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了,如此而已。
这时台湾海峡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楚,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拖美帝下水,而我们则力求避免同美帝发生直接冲突,美帝也极力避免同我发生直接冲突,这就是当时台湾海峡非常微妙的三方形势。
(7)继续封锁打零炮。
1958年9月7日和11日两次炮击后,国民党见乞求美国护航已经不能达到预定目的,于是变换方式对金门实施补给,企图在岛上继续坚持下去,并仍想利用金门问题把美国拖入中国内战。美国在对新中国进行军事讹诈未收到效果的情况下,开始实行脱身政策,企图压迫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进而造成台湾和大陆在政治上的彻底分离。针对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中共中央、毛泽东一面思考新的对策,一面要求人民解放军继续封锁金门,使国民党更加陷入困境,以加深美蒋矛盾,力从长远角度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9月13日,毛泽东对解放军前线炮兵自月初以来开展的零炮射击活动加以肯定,电令参战部队炮兵全面开展这一活动,要求做到白天黑夜打零炮,每天24小时,特别是料罗湾3海里以内,打零炮(每天打二三百发),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以增强全面封锁的效果。根据这一指示,福建前线炮兵在发现重要目标时才集中进行大规模炮击,而平时则转入零星炮击,使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日夜都需要隐蔽在阴暗潮湿的坑道中,岛上的地面活动基本陷入停顿。
由于金门岛上的守军处境日益困难,急需补充粮弹和各种物资。9月13日,台湾国民党军又采用了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在天还未亮的凌晨用“美”字号运输舰进行偷运。
但是运输舰在接近料罗湾时又遭到解放军猛烈的炮火射击,2艘“美”字号都中弹负伤逃回,补给再次失败。
鉴于由运输舰直接靠岸运输已不可能,国民党海军的运输人员想到了利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常用的履带式水陆输送车(LVT,台湾军方俗称为“水鸭子”)。当时,解放军的海空军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奉命不出外海,而海岸边的炮兵人力射程也在2O公里左右,国民党海军以装载水陆输送车的大型运输舰于白天驶到金门以南解放军炮兵火力无法达到的海面水陆输送车装载货物后再从舰上下水,直接抢滩上岸卸载。9月14日,台湾国民党军首次试用这种补给方式,虽然17辆离舰抢滩的水陆输送车在解放军炮击中损失2辆,但是台湾当局认为还算成功,下令继续实施。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又利用傍晚和夜间对金门守军进行空投,近海施放水陆输送车抢滩和空投,自此成为对金门实行补给的两项基本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