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国香水,在你一天心旷神怡的时候,多少人因为这点芬芳而同你一样,心中装有那蓝蓝的天,绿绿的树,甜蜜地品味着生活的分分秒秒。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众口难调——法国人的奶酪文化(1)
有人说,当戴高乐在伦敦率领自由法国抵抗战士开始艰苦的反法西斯战争时,丘吉尔鼓励戴高乐,一个拥有300多种奶酪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当1968年巴黎爆发“五月风暴”时,也是戴高乐本人曾感慨过,一个有300多种奶酪的国家不可治理的。
刚到法国的读者朋友经常会被法国奶酪种类之丰富和法国人吃奶酪量之多感到十分惊讶。据统计,光是经过法国官方认定的奶酪种类就有345种,也就是说,在法国,从元月1日到大年30,每天都可以吃到不一样的奶酪。法国不仅是欧洲第一大奶酪生产国,每年生产亿吨奶酪,领先德国(亿吨)和意大利(亿吨),而且是奶酪消费大国,人均每年消费公斤。此外,法国每年出口万吨的奶酪,进口万吨的奶酪。
一般说来,奶酪的品味和质量由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牧草、牛羊种类等因素所决定,但与酵母、容器、制作方式、熟成的时间等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靠海边的诺曼底,牛羊吃了略带海盐味的牧草,产生了与众不同的乳制品,而内陆牧草稀少的地方便以山羊奶酪闻名。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奶酪和不同地区的人喜欢不同的奶酪的原因。通常来说,南部的口味偏甜,北部的口味偏咸。我想,大概是北部天气寒冷,南方阳光充足的原因。这点正好与我国的饮食风格一样,北方人偏咸,南方人好甜。每年春夏期间,牛羊吃了肥沃的牧草,分泌乳量充沛,农家除了加工饮用,也制作成各式奶酪,以便储藏过冬。因此每逢秋季,便是奶酪慢慢转黄的时节,奶酪质地最好,口感也好。
对中国人来说,吃奶酪是一个漫长的法国文化认同过程,尤其要克服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内来的朋友对我说,法国奶酪有一种难以接受的异味,有点类似中学生踢完足球后扔给妈妈那双要洗的透着恶臭的汗脚袜子。有趣的是,随着在法的时间增加,许多朋友又都爱上了法国奶酪,甚至回国时还要带一些回家馈赠亲友。
对中国人来说,最难接受的是品味奶酪的香味,这估计只有经过在法生活多年的修炼后才能做到。如果读者朋友能克服嗅觉的障碍,勇敢地尝了第一口,我觉得这也就成功了一半。奶酪融合了牛奶、羊乳,以及发酵后产生的丰富的口感,且强烈的香气还会在口腔和鼻腔之间产生交流和共鸣。奶酪大师说,品味奶酪的过程无速成,总得一步一步来,最后让你欲罢不能。当然,接受奶酪有个过程,也有一定的技巧。比如,从味道淡点的奶酪开始,其味道亲切舒展,滑润不腻,口味偏咸,是比较大众的一种。对于那种带有绿色霉皮的奶酪要特别留意,此种奶酪味道重,初次品尝的人会弄巧成拙,留下心理阴影,再不想吃这种不可多得的美味。我本人很偏爱诺曼底生产的一种叫“总统”的奶酪,是法国的名牌,口味微重,但回味无穷。这种牌子的奶酪在北京、上海的家乐福就能买到。有一种产在法兰西孔戴地区的叫“孔戴”的奶酪我一直不敢问津,原因是这种奶酪味太冲。
在羊奶酪骑士勋位授与仪式上。(2003年6月)提起奶酪,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2003年,我应法国中部一家山羊奶酪协会的邀请,出席他们的羊奶酪交易会,并和同时与会的当地副省长女士一道,荣幸地被授予奶酪骑士。这个协会的所在地叫圣多姆德杜海纳(Saint�au�Maure de Touraine),离《巨人传》的作者哈伯雷的老家图尔很近,是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羊奶酪产地。小镇两万多人,许多人祖祖辈辈以生产羊奶酪为生。传说中世纪时,*人曾来到此地。由于当地多山坡,种粮不变,却很适合放牧。于是,这里羊群成堆,*人喝羊奶、吃羊奶酪的习惯就留传下来。由于羊奶酪产量少,同牛奶酪相比,价格就要贵得多。但羊奶酪很肥美,口感极佳,是一般的奶酪难以比拟的。
组织者请我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2003年是中国在法文化年,又是中国羊年,请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交易会,向法国公众介绍中国,特别是向羊奶酪生产者介绍中国的奶酪市场,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我尝遍了交易会的各种奶酪,最后还被授予了羊奶酪骑士。授勋仪式按当地习惯隆重举行,我必须宣誓,从做羊奶酪骑士的第一天起,热爱羊奶酪,并有义务今后走到哪就把羊奶酪带到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