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境界,都是自性开显的果。
五千言的《道德经》都是“从事于道”的学问和实践。具体地讲“无欲观其妙”就是对人们执著感觉认识是唯一认识通道习惯的突破,也是突破原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更是“从事于道”的根本入手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对人们二相认识极化的否定和如何达到非极性认识状态的具体操作,也是“从事于道”的终极实践。“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对我执坚固、极端自私贪争习惯思维的告诫,是对痛苦烦恼人生解脱的法宝,也是“从事于道”的当下效应和利乐。“载营魄抱一”、“抟气致柔”、“涤除玄览”、“爱国治民”等,是“从事于道”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落实和功夫建立的过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对极性观念、极性事物之相待性、相辅相成性、虚幻不实性的表达,是“从事于道”应该具备的深刻认识;反过来,具备这种认识也是“从事于道”。
老子讲:“有无相生。”在极性的物质世界,“有无相生”构成了器世界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从事于道”理论和实践的方向性指导。庄子讲“虚室生白”,“虚室”是“涤除玄览”的成就。当心地一尘不染、极性观念歇息无余时,便“寂然不动”(无)、“感而遂通天下”(有),“尘消觉圆净,净极(无)光通达(有)”,“致虚极,守静笃(无)……归根曰静,……知常曰明(有)”。儒释道三教都体现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深奥道理,所以它是“从事于道”的基本认识。
2、“为腹不为目”
“知足者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吾人在极性思维的控制下,自然而然地为满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营务一生。人人都以满足自己感官的欲乐为目的,势必相互争贪夺抢,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身心交瘁,痛苦万千,烦恼不已!当人们突不破这种极性思维认识的时候,只一味唯利(满足自己的感觉之利)是图,必然适得其反,“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之祸缠身。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人们宥于无量劫来的坚固极性观念,无法突破这种思维习惯时,其言谈举止,行事作为,自觉不自觉地落入“咎”、“祸”的漩涡。故“从事于道”必需懂得,“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必需明白感官欲乐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愈满足感官,则盐水止渴,恶性循环,非堕入痛苦深渊不可。所以说,唯有“为腹(内)不为目(外)”,突破极性思维的局限,跳出二相摄取意识的控制,建立“从事于道”的无上智慧追求,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否则,为感官欲乐满足的“甚爱”、“多藏”,必荒废一生的宝贵生命,招来“大费”、“厚亡”的“辱”、“殆”。极性极化,变化迅速,祸咎不了,焉有安宁之日?!
老子的“为腹不为目”,是“从事于道”的最浅显操作。“腹”者内也(绝不是指吃饱肚子,是心腹之“腹”,人们常说心腹之患,是指内在根本之意)。老子让人们追求内在根本的需求——自性的开显,智慧的圆满,道德的完善。唯有这种内求、求内,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是彻底解脱之道,而感官满足是顺着贪欲堕三途之因。故老子大声疾呼:“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外)取此(内)。”
3、“三绝”与“增上慢”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从事于道”,要认识“道”的“冲虚”本性。“道”清静本然,“寂兮寥兮”,“本来无一物”,所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是“道”的“循业现相”,污染所致。佛陀讲:“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楞严经》)正是“道”本有的这种属性,“从事于道”者,就要“致虚极,守静笃”,虚其极性观念的污染,“虚”致“极”处,“入无生法忍”(“守静笃”)与“道”的“寂兮”相符,永处“敝而不成”的“独立而不改”,这就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老子的这“三绝”道理极深,既属“从事于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