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明”。可见老子“使民无知无欲”的内涵是清除人们不正确的见解和愚痴的认识,清除人们粗俗的、野蛮的粗极性恶习以及细极性的“烙印”,目的是使见思惑全破(无知无欲)进入“为无为”的“无生”境界。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个“知”不是智慧的知,智慧是以道德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而没有道德的智慧就成了诡诈了,就成为所谓的聪明和奸智了。这里的“知”包含着识念、识妄、私心、邪念、淫巧、奇技、邪术、歪门等,不是我们说的具有道德属性的灵光智慧,而是奸诈诡猾。人们无知无欲了,没有私心杂念了,就只存在慈悲仁爱的心态。你无知无欲了的表现,就是大慈大悲,仁慈仁爱。你达到无知无欲了,你非极性的心态本来就是慈悲为怀的嘛!从宏观讲,当人人都没有私心杂念、无知无欲、慈悲为怀的时候,奸猾诡诈的“知者”就不敢为,造成“无知无欲”的氛围之后,所谓的“知者”就不敢为,想“为”也为不起来,他会自惭形秽,自己感觉到自己很低下。如果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好了的时候,一个人有过错和过失就能“有耻且格”,自己感到羞煞得很;如果人人都抢偷争夺,那就“民免而无耻”,无所谓了,没有那个羞耻之心了。孟子讲没有那个羞恶之心非人也,所以“知者不敢为”是说把老百姓教化得没有奸猾诡诈的心理,没有非分的贪欲妄想之心。目的是要达到本能净化,本性开显,恶心奸智无用武之地。使民心质朴,心地善良,慈心悲意,众善奉行,诸恶不作。
从修法来讲,老子是叫修道者时刻“般若观照”,使极性的识心妄念不起,“知幻即离”。“不敢为”是指契入道体的观照下杂念不住、不留、不起之意。老子讲过,“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可见当极性识心妄念产生时(化而欲作),以般若观照(无名之朴)之,知是妄幻之念,觉照正念起生,妄念即逝(夫将不欲)。于是契入非极性(无名)状态(朴),回归“寂兮寥兮”的本“命”(静曰复命),直至达“为不为”时就称为“观自在”。当然“观自在”了就“度一切苦厄”(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宏观的看,无私无欲,无知无虑的状态,必然体现为“无为自然”的属性。这种“无为自然”的“为”就是无私奉献,体现在人生观上,就是奉献的人生。如果每一个人建立了奉献人生,个个无私奉献,那就在人类社会中体现出道的属性了,这就成极乐净土了。一个社会处于“为无为”的状态,那时人人都是奉献的心态,人人都达到了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的这么一种认识和状态时,当然就“无不治”了。人人奉献,那给谁奉献呢?你就成为别人奉献的对象了。人人都能为他人服务,他人还是为你服务嘛!达到这种状态时,“则无不治”,一切都很美好。人人有为,人人就危险了。你要争,他要争;你要夺,他要夺,夺来夺去,个个在争贪夺抢中心身憔悴;人人在争夺中烦恼无尽。人人都争贪夺抢的时候,个个自危,个个不安,家家铁门铁窗,就没办法了。
无私无欲、无知无为的状态这是一种大菩萨精神。只有在这种精神下才能奉献施舍,如果你有私有欲、有知有为就施舍不掉了。奉献就是施舍吗!物质奉献和精神奉献就是财施舍、法施舍和无畏施舍。只有奉献才是人生的价值,只有奉献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从字面上通俗地看,这一段老子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人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实其腹”,“强其骨”,治理社会让百姓温饱,身体健康,然后人人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建立一种奉献的人生,使整个人类社会处于无私无欲、无知无为的纯朴状态中,以道德仁爱、慈悲为怀的智慧生存,这才是个人和社会的最佳选择,也是老子主张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本意。
当然,一个大智慧圣者出自自性流露的圣言量(圣教),必是三世十方,周遍法界而皆准的真理,所以圣言量是适合每一个层次的,是不受时空极性限制的,是全息性的。老子和佛陀的讲述都是契入道体(实相)属性的智慧流露,它适合佛家所谓的“三细六粗”的任一演化层次。讲述“圣言量”就看你以哪个层次来对应,在任一个层次上,圣言量的规律性都能体现出来。如果不能对应每个层次属性的“言量”,就不是“圣言量”。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段从修道来看是一个完整的修法。当断见思惑达到“常使民无知无欲”的阶段时,说明已“虚极静篤”到极深的功夫了。否则,就不能经常“无知无欲”,就在这个层次境界中,还未达到“无生”之地。“使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