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惊,这那里是冥啊,却是新发行的100元红票子啊,辛苦存了好几年,一把火全给烧了干净。
嫁过来的媳妇和自家的女儿,是没有资格上山继拜的,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现在到是没这么严厉,很多人家思想也渐渐开放,儿子媳妇回来都是允许上山的。
李无一家风一直古朴,从男人不会家务这点就看得出,母亲,奶奶,还有两个姑姑都没资格上山。
祖孙三人出发了,李无一提着篮子,老父扛着锄头箩筐,爷爷在后面拿着一根长条的竹竿。
下到公路,碰见不少村民也是这副打扮,即便家里在穷,又或是家里已经很富裕,如果清明不不去上坟,是为大不孝。
早在好些年前已经实行火葬,为了节省土地,城里早已经实行政策,但村里却管不了这么多,沟里虽然民风淳朴,都是顺民,却在这入土为安这事情上看得非常重,镇上没敢碰这点,谁就倒霉,你不让土葬,隔天门前就摆满了棺材,就把灵堂设在你大门前。
农家人走了,要请道士做四天四夜的道场,全是吃素,对这点看得非常之重,孝子要在灵堂前跪上整个夜晚。
穿过羊肠小道,七拐八拐的上了坟地,这一片小山都是坟,祖父和祖母的坟靠在一起,周围也全是坟,要是谁夜里到了这里,胆子小的怕是要吓得瘫软在地,几百个坟啊。
父亲爬上坟头,开始锄草,也从下面的地里用箩筐跳来泥土,把坟垒得高高的。
李无一和爷爷在下面,把周围的草全部拔掉,露出苍凉的坟石,今天还不是清明,上面还有没有其它亲戚来挂坟,爷爷有五个兄弟,三个妹妹。女人家没资格上山,其余四个兄弟,稍后几天也会陆续来挂山。
要是有家里的长辈看来谁家坟头,少了一个竹竿挂着的纸钱,马上就会震怒,一查出来祖谱上肯定要划上一笔,真要这样,这家人在村里可就抬不起头了。百善孝为先啊,老祖宗传来的规矩可不能变!
忙了半个多小时,开始点上香蜡钱纸,爷孙两人开始烧着纸钱,老父忙着挂鞭炮。
爷爷开始念叨起听不懂的话语,神情庄重,干瘦的身躯显得非常神圣。
纸钱烧了三堆,一是祖父,二个祖母,另外一堆烧给旁边那些后人已经不在或是迁移去外地无法回来祭祀的坟头。
火烧得通红,火辣辣的印在脸上,不由得让人想起先祖,也想到了自己百年之后会怎样,儿孙清明时会到自家坟头上添一些泥土呢,会来烧上一些纸钱吗。
即使不提迷信,即使人死后没有灵魂,但这上坟却是一种悼念,悼念自己的祖先,也告诉自己的儿孙辈什么叫孝道。
红渐渐熄灭了,道上几杯烧酒,祖孙三人,并站在一起,深深鞠上三个躬,坟头上挂着长长的竹竿,竹竿顶上飘荡着一串纸钱……
老父点燃鞭炮,响声飘荡在山头间,传出很远很远……
坟里有灵魂吗,祖先又是否会看到后人清明跑来祭祀,荒凉神秘的山头渐渐远去,只留下三人快速离去的背影……
回到家事情还没完,家里堂屋也点上香火,祭祀一些已经走了的亲戚,母亲家的,奶奶家的,都会烧上一些香火,还有各路菩萨……
无疑清明前后是一个悲痛的时节,即便是政府里也会组织一场大祭祀,给已经老去的官员上坟,外来的官员要是不参加,以后在镇上将会遭受数不尽的白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弄花香满衣'求收藏'
金银花树已经有半人高,上面开满了花朵,遍山的妇女儿童开始采摘,新鲜的金银花泡水喝其实没什么味道,必须要凉干后,冲服,清热解毒。
说到不占周燕便宜,其实不然,李无一是按新鲜的重量来算,凉干后会缩水1/3,算下来,其实卖了70块钱一斤,而不是先前提的50,无疑李无一上四撒谎成功了,骗了周燕一斤20块钱的钱财。
每家每户采摘到一个箩筐后就挑往路边的小工厂,过秤,然后登记,几十号上连忙把新鲜的花朵清洗一遍,虽然采下来的花都比较干净,但这毕竟不是自己喝,是要卖出去的,会讲究一些。
新鲜的花入水清洗,这味道才不会受到影响,洗干净后平铺在一起,凉晒,时近五月,天公作美,时常太阳高挂,烈日当空。
几十号人的吃喝,每日都在小馆子里,大厨姑父一家搬到了水库鱼庄,那里每天都会来上不少人,老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