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采取了各种有效手段,乃将河间各属县的不轨之徒一网打尽,结果境内的所有豪侠之流闻讯也都惊恐万状地逃离了河间。而河间国经过这次深入全面的打击,势力大为消弱,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而政治、经济地位本来就不高的解渎亭侯受寒间国大势的影响,也只会每况愈下,到刘宏降临人世时,他家的日子已经过得紧紧巴巴,再加上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奢靡,就更加衬托出了刘宏家的寒酸——后来刘宏做了皇帝,还没忘了整日感叹那侯家生活的贫穷和不堪,真是枉为刘氏宗亲!而像刘备那种八杆子才打得着的“刘皇叔”,年轻时候跟着老妈在集市上卖草鞋也就可以理解了。
既然穷困,自然社会关系也就少得多,没什么政治背景,“穷时闹市无人问,富则深山有远亲”嘛。先前梁冀立刘志就是出于有利驾驭这一目的,而今窦武又故技重施,不是因为丑小鸭幸运才变成了白天鹅,而是有人故意要把它装点成白天鹅,只要这是一只老老实实的白天鹅。只拣弱的,不挑好的,这就是挑选新皇帝的标准。
当时还是少年的刘宏甫一被命运之神“选中”时,大概还看不透这其中的曲折和原委吧。但是有一点却是非常明确的,不久他肯定就会明白的,仅仅是因为外戚擅权的特殊需要,他的命运才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面对人生境遇中这种极度的大起大落和变幻莫测,已经不是小孩子的刘宏难免不在心理深层滋生出这样一种担心:瞬息间获得的至尊至贵,会不会转瞬间又化为乌有呢?甚至想再过上清贫安宁的生活,也再不能得……
随着那一连串的白盖小车,他离开河间,直登上了皇帝的御座,成为了万众注目的汉灵帝。年仅13岁的刘宏,就承载着这样的终日戚戚的心理负荷,慢慢地就看清了自己的来时之路。而对少年的灵帝而言,这种心理深层的负荷在以后宫廷生活的浸润下,将会变得愈来愈沉重,直至让他完成一次思想和人性的蜕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大失人心的窦氏外戚
2、大失人心的窦氏外戚
刘宏上台以后,窦妙作为太后临朝称制,握着大权,而窦武则得以大将军身份辅政。当时宦官集团的势力依然很大,窦武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自然要拉拢那些“党人”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因此“党锢”很快就被解除,而李膺、杜密等人所代表的清流派此时势力也臻于极盛。
形势看上去还是相当喜人的,国家又开始拥有了生机和活力。清风阵阵,不由得人们不陶醉其中。
然而,这一强大的新的政治集团,倘若能真正做到以“扶持王室”、“辅政济民”为要旨,上下团结一致争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那么对于还是个孩子的刘宏来说,又何尝不是莫大的幸运呢?!仔细追溯起来,历史上的英主贤君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中才、甚至平庸之主则在一帮忠于朝廷的贤臣良将的辅佐下,不是也依然保证了统治的质量和效率吗?虽然此时东汉王朝的统治已经千疮百孔、积重难返,有了收摊儿的危险,但若能有一帮忠于朝廷的贤臣良将来齐心辅政,也算不幸中之大幸,“人心齐,泰山移”嘛。
只是太可惜了,这样的幸运并没有降临到作为皇帝的刘宏身上,他家祖坟上冒眼儿只不过是意外而已。
身为大将军的窦武早已经和先前判若两人,先前的低调和谦恭没有了,而窦氏“兄弟父子,一门三侯”的局面也很快出现了,窦武的权欲熏心已是不言而喻。这时,倒也有聪明之人劝他收敛一点,可惜他却充耳不闻,反而还给一向尽心竭力、正直忠诚的大臣陈蕃等人加官进爵,不过陈蕃不敢领情,“无功不受禄”,他于是前后十次上奏,异常坚决地推辞了所加封爵(《滕王阁序》中“徐孺下陈蕃之榻”指的就是这位陈蕃)。如此一来,窦武的老谋深算、处心积虑让清流派人士都有些忌惮,但他们又不得不倚重他。
而这姓窦的却越来越不上道儿了,偏偏大失人心,他胆子大了,连皇帝的女人都敢弄回家。就在桓帝驾崩之后,按照惯例须将后宫的一批女子外嫁,可窦武父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各自留下十多人供自己享乐,这在当时已经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清代的大贪官和��哺晒�庵质拢�S绕洌�饫嗍虑楹退�郧八��Ρ臧竦摹扒迳砑刀瘛薄⒘�啾��啾龋�仓荒艽恿硪唤嵌戎っ鳎�忧暗鸟嘉淙肥涤刑�嗟奈弊埃���呛蔚鹊男槲保�
伪装一旦剥去,窦武极度膨胀的权欲便暴露无遗。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步入权力核心的窦武,又与群众基础广泛的清流派结成联盟,这就不能不叫一些人感到窦氏外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