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惊声尖叫 普渡慈航(第2/3 页)
监国的经验,他处理政务明确公允,为朝廷内外所颂扬,称其颇有其父之风。
按理说以他的为人和名声,周围又没有兄弟与他争这个太子地位,只需多点耐性等着,这皇位自然就会落在他手中,只要脑袋不是之被驴踢傻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京城里还是流出了对他不利的传言,而且越传越广,就连谢烟儿这种深闺妇人都有所耳闻,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随着这股邪风越吹越远,没几天功夫就传遍了大半个京城,成为众人谈论的话题,渐渐的归纳出好几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有人意图颠覆朝廷,所以使出这等下作手段想引起父子失和,让皇家骨肉相残,引得天下大乱,从而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持这种观念的人很多,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太子的德行天下人都了解,以他的条件和地位,根本就不用搞什么小动作,再加他的态度也摆得很正,当这流言刚一出现的时候太子全家便自已禁足于东宫,只上了一道奏章便再没有其它动作。里面通篇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都是些自省之言,只在末处加上了一句“望父皇彻查此事,以安人心”而已。
明肃帝收到太子的上表后也是大为火光,竟然有人敢把黑手伸到天家头上,真是吃了豹子胆了。当即下令锦衣卫四出,查找源头,誓要找到幕后主使拉出来千刀万剐。
一晃这么多天过去了,人到是抓了不少,不过还是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第二个版本也有很大市场,说这一切其实是湘王张标搞的鬼,放出这等消息就是想把他大哥给拉下马,好自己得到太子的身份,有资格坐上龙椅。
把张标给列入怀疑对象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这个湘王还真有些不安份。
湘王张标今年二十一岁,也是聪慧之人,才华不比他哥差多少,七年前就去了武昌府就藩。不过他人在湖广,心神却还牵挂着京城这边,每年都会派人带着财物上京,观察朝廷动向,拉拢一些官员,不知道要搞些什么,所以怀疑到他头上也不算冤枉。
如果说前两个版本还算得上是在正常范围,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思,那下面这个说法就有些诛心了。
有几个不明身份的人物传出话来,说是大伙没有猜错,太子确实有谋反之意。虽然这些话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流传,可也讲得有鼻子有眼的。
这里面说的是太子张弘宽厚仁慈,体恤百姓,乃明君之相,可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才干,才使其对他的父皇有些不满,想要取而代之。
明肃帝在位已近三十年,刚上位时,他还不愧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励精图治,任贤革新,勤于朝政,很快便让天下安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过上了太平日子。这十几年间堪称盛世,功业真追先祖。
不过这近四五年间可有了变化,也不知是皇上勤奋了十几二十年有些累了还是怎么的,享乐之心大了起来,不仅一口气纳了七八个妃子,还在后宫学起了养生术。
他老子宁宗皇帝修道求长生弄得天下怨声载道,可也没能真个得道成仙,还是给折腾死了,鉴于如此,明肃帝不相信道门的本事从而信了佛门,他把宫里的道士都给赶了出去,请进了佛门大能,又下旨拆除京城的各大道观,修起了佛寺,此举也引起了天下各地效仿,弄得道消佛涨,道门也过上了苦日子。
太子眼见父皇懒政,也隐晦的提了几次,可得到的都是训斥,便不敢再多说,免得引起父皇不痛快,只能私下里和东宫的属臣抱怨几句,担优这天下恐怕又要陷入动荡之中,心里也有了让父皇退位,自个儿来打理天下的想法。
这种说法虽然荒唐,可细思之下也有那么一两分可能。明肃帝这几年确实没了以前的那种贤明勤政的劲头,一月没几天上朝,基本都在后宫里忙他自己的事,太子心忧天下,愿意站出来挑担子也算是个想有作为的人,道理也能说得通。
锦衣卫全体出马,在京城里查了个把月都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百官们也坐不住了,没事就三五一群的围在一起讨论。
他们可不是那些平民百姓山野村夫,只会浑插打科的听个热闹,深浸官场之道的他们从这些流言里头嗅出了浓浓的阴谋味道,纷纷联名上书,一方面让锦衣卫继续追查,直到找到真相为止,别一方面则是请皇上下旨,让太子从东宫出来,到处走走也罢,帮着打理下朝政也行,反正就是要在天下人面前亮个相,以破其谣言。
杜婧雪她爹身为户部的员外郎,当然也不会落后,积极参与进去,上书聚会的忙个不停,以期在皇上和太子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