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死后,其*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统治时期,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荒淫无道,他不但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这时,大臣褒珦冒死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国族人想尽办法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终于找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并将其买下,并给她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得褒姒以后,惊为天人,宠幸异常,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然而,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仍是终日不笑。
这时佞臣虢石父又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烽火台通信,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然而,昏庸的周幽王却在无事时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却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各诺侯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
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虽然看着狼烟冲天,却无一人理会。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现河南省洛阳)历史上叫东周。
………【第八节 管仲相齐】………
东周在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日渐衰微。诸侯混战不已。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公子小白和鲍叔牙抄小道抢先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鲍叔牙说:“论本领,管仲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计前嫌,立刻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相齐以后、头一件事就是抓齐国的生产。他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提高耕种技术,又大规模拿海水煮盐,鼓励老百姓入海捕鱼。离海比较远的诸侯国不得不依靠齐国供应食盐和海产。齐国开始越来越富强,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在齐国任宰相四十年,管仲把一个积贫积弱的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成为春秋时期头等大国。以至于公元前*5年,管仲逝世时,齐国朝野上下,无不悲痛欲绝,齐国的人们为了纪念纪念他对后世的功德。把他葬在齐国都城临淄城南的牛山上,为他树立了高大的石碑。
………【第九节 齐桓公称霸】………
周平王以后,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由于周朝皇帝的势力越来越弱,各地的诸侯互相争夺领土和利益,战胜的大国诸侯,可以号令其他诸侯。这种人称做霸主。
齐桓公在周王权失控、战乱不止动荡的形势下,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的组织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又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土。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应交纳贡赋的多少。同时,还提倡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鼓励发展盐铁业。此外,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