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页)
林晓这些天走村过乡,自有一番感慨,十多年了,农民生活过得不错啊。
林晓看到一些不对的地方,就是有些乡镇赶着盖一些房子,可盖到一半又拆了。林晓一打听,原来是上头好象要有某个大领导来视察,下面听到传言,没等市里发号命今就着急着搞卫生,建新厕,搞得鸡飞狗跳,但很快被制止,就好象沸沸扬扬的尘土抖到半空准备张牙舞爪一番,突然被施了定身法,然后就是一下摔在她上,原来市长李向南严厉地申斥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其实李向南是想给乡镇级的官官们戴帽子的,怎么能搞这些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呢?
横山的新农村建设实际发展到哪一个程度就是哪一个程度,不能弄虚作假,领导下来看就是看老百姓的真正生活,而不是别的。
李向南紧急叫停,省里下来的领导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担心副总理下来看到不好有伤J省的面子,但开口说要李向南如何如何去做,久居官场的他们又没人愿意去开这个口。
这一天,林晓一身农民打扮在兴隆镇外公路旁的一块田里,他童年最好的玩伴堂弟林清入赘到这个镇,林晓窜到这他们家正忙着秋季的最后收割,林晓一时手痒也下了田。
毕竟是许多年没干了,堂弟林清和弟媳也割到老远的地方去了,林晓怎么也赶不上。
林晓从田里拔腿出来,站在靠近公路旁大樟树下,歇息一下,就在这时候,林晓看到一溜小车往这边开过来。林晓也没注意,转过脸继续看堂弟他们,不一会,刹车声,然后是开车声,有人从车里走出来,林晓正要转过声,就听到一个厚重的声音响起:“老表,今年收成还可以吗?”
一听就知道是慈祥老者,林晓转过身,一眼就看到我们这个国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他的身后站在一溜大腹便便的官员,当然,人群中有李向南。
第三十二章 对话
李向南在人群中并没有认出林晓来,现在的他是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状态。
是的,李向南紧张,不仅仅担心副总理时突然向他这个父母官发问他回答不上来,心中更担心在视察过程中出现什么不可收拾的突发状况。
中央领导视察,地方一般忙活着先落实好考察点,找好预备采访对象,准备好台词,来之后扫清道路等等,工作从准备到接待到最后离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地方,及时这些工作都做好了,地方官员还是往往胆战心惊。
李向南向来反感这些,他觉得领导下来就是要看真实状况,实事求是是他们一贯坚持的方针路线,所以,李向南决定并不惊动乡镇一级。
李向南的这一想法初步得到省委认同,但周围不少同志不同意,这一次在副总理表现的机会难得,很多人跃跃欲试。
李向南顶住了压力,他在动员会上一再强调横山无论是给领导,给客商,还是给老百姓,新的领导班子是真抓实干的形象,这才是他们应该整体表现出来的。
可是,副总理真的一到横山,李向南看到了副总理,心里不禁打鼓起来。这个时候,李向南不能不想到关乎他个人的宦海沉浮这一次实在是关键时刻。李向南内心挣扎了一会,但很快他排除了这些属于个人的杂念,全力以赴副总理的接待工作。
副总理看出李向南的紧张。笑道:“李向南同志。年轻有为啊,不要紧张。我随便来看看。”
李向南看副总理如此平易近人,心里的石头放下一半,笑了一声,说道:“副总理,我的确有些紧张,就像读小学面临考试一般。”
副总理年轻时候在乡下教过书,乐呵呵说道:“好啊,那我就再当一次老师,乡下情况我是很熟悉,你可别指望表面功夫做得好就可以了。”
李向南点头道:“副总理。您的到来我们只在市常委一级传达,乡镇我们并没有通知,我想您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乡村。”
“哦?是吗?那好啊!”副总理来了精神。
至此,李向南在副总理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视察开始,一行三辆小车。行走在乡村之间虽然醒目但还不算眨眼,此时节,大地一派苍黄,大多农田的稻子已经割去,天地里高垒起一座座稻草堆。
这天走到兴隆镇,副总理看到有农民还在稻田里割稻子,一时来了兴致下车询问起来。
李向南看着农民眼熟,脑袋一时没转过弯来。没认出来。
对副总理的问题,林晓回答道:“还不错,今年用了市里推荐的新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一成。”林晓不是瞎回答,这些问题他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