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3/4 页)
杨华苦笑:“还能怎么样,做了这么久的军事计划,说推倒就推倒了,换你不恼火吗?”
关群叹息一声:“现在,敌人已经集结,看样子,他们是要提前同我军决战了。也怪我,这次计划做得太迟,若早上十天,这一仗或许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看来只有硬干了。”杨华握紧拳头,突然有些兴奋:“好,对宗翰这个老对手在战场上面对面较量一下也好,作为一个军人,我还是喜欢这种方式地战斗。我河东军士气旺盛,而金人士气低落,这一仗我要让女真这个名词彻底从历史中消失。”
关群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外面下雪的天空,一拍大腿:“我明白敌人为什么赶在我军行动之前同我决战了。因为天气。”
“因为天气,怎么说?”杨华有些不解。
关群说:“前一段时间敌人为什么没有急于同我军决战,那是因为天气太热,女真人都怕热,不利于他们的大军团作战。这两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雪,正是女真人最喜欢的天气。哎,我也是失误了,怎么也没算到今年的雪下得这么早。我之罪也!”
杨华摇头:“不怪你,天有不测风云,老天爷的事情谁说得准。再说,我们也没吃什么亏。这样也好,敌人集中在一起,也利于我集中歼灭之,省得将来麻烦。”
“也只能如此了。”
杨华“哈哈”一笑:“怎么,你情绪好象不太高呀!我河东军地力量比之两年不知强大到多少,两年前我在开封都没怵过宗翰,难道现在还怕他不成?”
关群:“正因为我军力量比以前强大许多,而且,我河东形势也越来
未来统一北方当不在话下。可惜,我河东的根基还一旦败北,将一败涂地,国内各种反对势力也都将浮出水面,未来将变得不可收拾。这感觉当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杨华又说话了:“寡人提三尺青锋,从一个小小地都头做起,四年间席卷整个北方,速度也实在太快了。就如同一辆没有刹车的卡车,只能轰隆着向前,直达目地地。若遇到什么不测,那就是车毁人亡的结局。”
关群不明白他所说地卡车和刹车是什么东西,只愣愣地不说话。
杨华:“可是,我不后悔,都走到今天了,那就继续呼啸着向前冲去吧,即便是是扑火的飞蛾,要寻找那一刹那的辉煌。”他喃喃地说:“这一次的穿越之旅真是精彩啊!”
……
次日,宗翰的信使来了,约杨华三日之后在固安大战。
信上,宗翰痛斥了杨华背信弃义的行为,说,宋金两国有和约在先,金国也将河北之地交给了汉人,可现在河东军却无故侵略燕云,这就是汉人所谓的仁义吗?
杨华接过信哈哈大笑:“强盗的逻辑,宗翰居然也同我谈起信义了。”
他对信使说:“回去对宗翰说,要作战便作战,说那么多废话做什么?三日之后,我将于他会猎于燕。”
……
决战还没有开始,又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是关于关中之战的。
当然,因为关中离这里路途遥远,使者在路上跑了一个多月,等消息传到杨华的中军行辕,已经是旧闻了。
在一年的时间里,无可否认,一开始,河东军在关中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张浚抢先一步占据了关中平原,聚集了强大的力量,不断地给华县的吴敏和泾原的刘琦、曲端以很大压力。
双方在一年时间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多战,每战都以河东军的失败而告终。
曲、刘二人也被牢牢地挡在陕北,无法南下。至于吴敏则只能呆在华县地区,苦苦支撑,像一根钉子一样钉在那里。
进攻击不畅,一向不和的刘琦和曲断在对敌战略上却出奇的一致。他们不顾席供的反对,稳扎稳打,依托城池和堡垒同张浚打起了消耗战。
有着宁夏的后勤支持,泾原军也耗得起。坐镇宁夏的赵行德源源不绝地将军粮、马匹、器械和青壮向南输送。
结果是泾原军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张浚的部队却是越打越少。虽然说张浚不断取得胜利,可也怪了,胜仗打得越多,军队的士气却越加沮丧。
战事很快拖一年,这一年,关中因为不停打仗,已经破败不堪,粮食匮乏。
于是,胜利的天平开始朝河东军倾斜了。
变故发生在华县,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河东名将李彦仙突袭张浚大营,将战火直接烧到了西京城下。
同时,各地河东军向是商量好了似的同时发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