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以及一些张辰的看法后,宁琳琅也觉得这就是禹王九鼎了。
张辰用意念力细细的把这九只鼎观察了一遍,发现所有的鼎尺寸几乎完全相同,正负差极小,除非用专业工具测量,否则极难看出来。要不是知道这是四千多年前的物件,张辰真不敢相信,制作工艺居然如此的精细。
张辰把意念力包裹住其中一只鼎,想看看鼎内有什么,会不会也有纹饰,或者是一些铭文。果然,里边真的有铭文,布满了整个鼎的内壁,每个铭文都有巴掌大小,怕是要有一千多个字。一千多字的铭文,这是什么概念啊,好像还没有出土过千字铭文的青铜器吧,这可绝对要算上青铜器之王了,而且还是没有出现过的文字和纹饰,说是能够震惊世界也一点不过分。可惜的是张辰认不出这些铭文,不过其他人估计也是认不出吧,张辰就算不能完全明白,但是已经被破解或者已经出现过的文字,基本上他都有些了解,有的甚至还很精通,她没有见识过的文字,想来真正知道或者见识过的人,不敢说完全绝对的没有。也应该是极其少的。
张辰也把这些铭文和已经定义了的夏篆相比较,并没有相同文字,而这些铭文无论从字形和书写方法上看,与夏篆都是不同的,那这些铭文就确定是一种新的文字无疑了。
张辰继续观察其它的鼎,都是一样,内部有着二百字左右的铭文,但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文字。在观察到第五只的时候,张辰发现鼎内有一个匣子,半米左右的长度,二十多公分宽,厚度有十几公分。
第四十一章 惊天宝藏(五)
这又是什么,张辰把意念力覆盖到这匣子上,也是五层绿色的光芒,应该是这宝藏之中的一件。把意念力穿透进去之后,里边是几张纸,纸上有文字,纸下面是绑在一起的长形玉片,上边镌刻着小篆,这应该是玉简。
这里边的玉简又是什么呢,张辰刚才没有看玉简的年代,也不没有看玉简上的文字记载的是什么。他感觉这个匣子里边的东西很可能和这九只鼎有关,尤其那几张纸,是否能说明这九只鼎的来历呢。
张辰想到这些,也不犹豫,双手抓住鼎口沿用力把身体向上带,做了一个正手的引体向上动作,接着双臂用力,把身体撑起来,向鼎内看去。
同时和宁琳琅说道:“琳琅,这鼎的内部也有铭文的,还有一个小匣子,我去把它取出来看看。”说完就跳进鼎内。
宁琳琅见张辰就那么跳进去,心下着急道:“师兄你小心啊,你进去了怎么出来啊,会不会很困难,要我帮忙吗?”
宁琳琅话音刚落,张辰就在鼎内站了起来,这鼎虽然有一米八左右的高度,可那是连鼎足算在一起的,真正的鼎身也就一米四左右,张辰站在里边还可以露出小半个上身和脑袋。
知道宁琳琅担心他,笑着道:“不会有事的,这鼎很结实的,而且我也会很小心。我这就出去,我们看看这匣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东西。”
张辰从鼎里跳出来,落在宁琳琅身边。两人蹲在地上,把匣子打开,先取出那两张纸。这是黄色的宣纸,应该是皇家专用的了,估计又是吴世�У氖ブ家焕嗟亩�鳌�
张辰展开上面那张,字是红色的朱砂字:自清军入关,太祖蛰伏云贵,不厌其供。耗时二十年,历万难,寻得禹王开世九鼎及始皇帝受命于天玉简,以承正统,是为国器。然,今清妖气盛,世宗皇帝恐国器遭损,颁旨掩于深山,以待平复。
玉简乃始皇帝登基诏书,为万世帝王之根本,号令天下者,无不从此。
九鼎之表映九州之壮丽河山,文:禹治水,定九州,立夏后,聚金为鼎,与某州云云,之辞。鼎内注各州之山河物产,及民俗之列事,乃国之基石。
吴三桂破译了这些文字吗?可是没有留下记载啊,好可惜,不过还是有十几个字可以作为参考,还算不坏。
展开另一张,这张比较小一些,只有一折,上面也是红色的朱砂字:太祖高皇帝用,仙人瑞兽珍禽贺寿月影宫灯。依九宫之位燃之,可见一百单八路仙人及上古瑞兽珍禽游于虚空,争相贺拜献礼,实乃天工之巧。成九对,因故失落一对,留存八对,实为不幸。
看了这两份记录,再加上自己观察所得的结果,张辰基本已经可以肯定这九只鼎就是禹王九鼎了。没想到这两千多年来,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得到这九鼎,有很多皇帝甚至专门派人到天下各地去寻找,都没有任何的线索,偏偏给吴三桂找到了。
秦始皇登基诏书玉简,也是帝王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登基诏书,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