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第1/4 页)
“那你是怎么想的?”李恪问道。
“殿下,现在长安局势显得复杂。然而,对于我们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要弄清皇上的病情,只有确定了皇上的病情,我们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刘仁轨分析道。
然而,他的这话就透露出了对李恪的忠心。因为,他的话中表明,只要皇上病情严重,殿下你就可以发兵长安城。
“确实是这么个理——”李恪叹气道。
半响,他又对刘仁轨问道,“正则,你对大唐跟高丽的战争,有什么看法?”
“殿下,高丽现在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不足为虑——”刘仁轨说道。
“解释解释——”李恪道。
“高丽国内因为福寿膏的问题弄得是民怨沸腾,很多人是倾家荡产,兵丁更是常年服用福寿膏而没有了战斗力。”刘仁轨看了李恪一眼,见李恪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才继续说道,“而且,这次高丽出兵,是举国之力,倾尽国内的所有精兵四十万,沿途跟皇上的大军作战,损失了十分之七八,又被殿下在白岩城下歼灭了二十万,现在高丽国内兵马已经所剩无几。”
“所以,你的意思是高丽人会来求和?”李恪突然开口说道。
“对——他们肯定会采取求和和纳贡方式换取和平!”刘仁轨说道。
“和平——?”李恪冷冷的说道,“在本王这里行不通——”随即,他又道,“这次将你招集到辽东,就是让你统领辽东大军,给本王灭了高丽。”
刘仁轨一愣,随即露出了喜悦之情,躬身道,“末将不负殿下的厚望——”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北王想送给他一份功劳。
他更加的清楚,只要灭了高丽,北王肯定会像对待苏定方一样待他,会给他封王。因为,他心里清楚,北王绝对不会忘记最早跟随他的人,像苏定方、陈其和自己等。
“那殿下你呢?”刘仁轨继续问道。
“过不了几天,朝廷肯定会有圣旨到辽东吧!”李恪叹息道,“到时候本王肯定要回京——”
说到这里便沉默不语。
刘仁轨也清楚,皇上中病的时候,自然不会给北王在外拥兵自重机会,肯定会将他调回长安城。
“好了——你先下去吧!”李恪对刘仁轨说道。
刘仁轨告辞,离开了李恪的书房。
李恪开始静静的思量,自己究竟该怎么做呢?半响,他微微的叹息一声,终究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他很清楚一点,长安现在还有将近十万的大军,而长孙无忌调往崤关三万大军,又在蒲州设下两万精兵。在没有确定李世民病情的情况下,自己贸然调兵前往长安城,除了兵戎相见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所以,他在等待时机,等待最佳的时机。
他在等李世民,看他是否要立李治为太子。
真要立李治为太子,那自己只能再次请旨回西北,或者请战灭高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架空。因为,这段时间苏定方估计已经跟西域诸国之间有了摩擦,自己整好有请旨的机会,再者高丽还没有灭。而这时李世民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要发现他的病危很重,那自己也不会坐以待毙,必须要发兵长安,绝对不能让长孙无忌的阴谋得逞。
李恪心里这么胡思乱想,日子有过了十天。
十天过去,长安那边没有任何的消息,倒是高丽派出了使者,向跟大唐议和。
李恪给刘仁轨的命令是灭了高丽,将高丽变成大唐的国土。但是,他也命令刘仁轨虚与委蛇的跟高丽周旋,先不要急于动手,等长安那边有消息了再做行动也不迟。所以,高丽的使者没有见到北王李恪,只能整天跟刘仁轨商议议和之事。
第七百章 发兵长安(二)
高丽要跟大唐议和,这让白岩城的唐军新军欣喜不已。说实话,谁都不愿意打仗,谁都不愿意流血,能议和自然是好事啊!毕竟,新军不像黑衣卫一样是职业军人,更不想突厥骑兵一样喜欢杀戮。
所以,白岩城的气氛比往常轻松了很多。
然而,这天下午,傍晚时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了傍晚的宁静,就见一队百人左右的黑衣精骑冲向了白岩城直奔北王的将军府而来。马上的骑兵衣衫破烂,血迹斑斑,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大战。百骑到了将军府,百夫长蹭的一下跳下马背,稳稳的落在将军府门前,大声喊道,“长安六百里密报——”
他话音一落,府外的守卫没有阻拦,百夫长大步走进了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