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那妙真真人轻轻顿了顿,身体前倾,双手又是一阵轻柔舞动,手背如水波一般浮动,指尖轻点在那琴弦之上,似弹非弹,似拂非拂。一时之间,只觉得那阵拂入大殿的微风又重新吹起,仿佛撞碎纱窗树影,荡出点点柳絮……
既而,那荡起的柳絮在微风之中飞舞,穿过柳荫,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湖里倒映着山的影子,树的影子,天的影子,还有那雪白的絮儿……
风,温柔地吹过,那湖面竟起了一层涟漪。一滴晶莹的露珠自湖畔柳叶上滴落而下,那湖面的涟漪,便一圈圈向外扩散开去……
沈云飞听着这箜篌仙音,眼中早已出现一片幻像,整个人如痴如醉,竟好像灵魂出窍一般。
正在这闭着眼睛神魂颠倒之际,忽觉耳畔风声一动,似有人影掠过,三少赶紧睁眼,只觉鼻间一片淡淡花香,而那殿内台上,竟然又多了一名女子,足间轻点在台边白玉栏杆上,随着音乐之声盈盈地旋了个圈。
那女子一身软烟薄纱翠绿罗裙,双腕间各系一道丝带,随着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丝带凌空飞旋,看得人目眩神迷。
妙真圣女感觉到身边多了个人,也不停止弹奏,只是微微一笑,盈声说道:“能得碎玉楼怀瑶仙姬诠释,这首飞燕凌波曲也算是有了造化。”
第一卷龙之传人22.花间少女泪光莹 这碎玉楼的名头,沈云飞是听过的。
华夏各城内皆有教坊乐府,有民办,也有官办,其中官办教坊,以姑苏城碎玉楼为冠。其间教习的歌妓舞姬,多为世人所称道,每一个艺妓的容貌身段都是万里挑一的不说,且其技艺手段也都是一流。
这怀瑶仙子的名头三少到没听说过,但是听那妙真真人的口气,应该是十分出名了。
不过不管她出不出名,沈云飞历居望龙镇,没听说也不奇怪,而她的舞姿,此时却是可以亲眼目睹的。
轻缓柔和如微风一般的箜篌序曲中,只见那怀瑶仙子单足立在一根白玉石栏杆上,仿佛一动未动,却又像是从头到脚无一不在舞动。眉目轻转,肩膀微抖,腰肢仿佛被风吹的左右摇摆,活生生便如一只立于柳梢枝头的燕子,正静静地打量着自己在湖中的倒影。
忽地,那琴声如一阵春风袭来,摇动柳枝,那枝上的燕子便顿时飞了起来。只见那怀瑶仙子足尖轻轻抖动,双臂一展,腕上丝带顿时向外甩出,整个人竟也像那燕子一般高高地跃起,在空中一阵滑翔,又落到了另外一根“枝头”上。
那当然不是湖边垂柳,只是舞台边上的玉石栏杆,但就是这一眨眼的功夫,那怀瑶仙子竟然便从这边的栏杆柱子上“飞”到了另外一边,同样是单足脚尖站立,顾盼生姿。
在场宾客早就已经看呆了,就连沈云飞在这个时候,也早就忘了什么温如霞,什么侠义门,只全神贯注地看着舞台上的演出。
乐声徐徐转疾,那燕子终于无法再持续停留在柳梢枝上,展开灵巧的双翅,在湖面上欢快地飞翔起来。翅尖轻轻划过水面,将那湖水带起一道水痕,继尔又冲入半空之上,只留下那妙曼的倩影,在水中随着涟漪晃动……
不知怎么的,云飞似已看得痴了,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那“湖上的飞燕”,呼吸随着她的起落而时缓时疾,整个人也仿佛要随着那燕子飞起来似的。
沈云飞并不知道,这飞燕凌波曲本就是蓬莱仙宫一种无上的修炼法门,只要在弹奏中加以魂力引导,便能使人身轻如燕,在海面上翱翔。而那怀瑶仙子所跳的舞步,也是一种特殊的技巧,以内力催动,使人能跳跃腾挪,如飞燕一般。两者若是相给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门极高深的轻功。
沈三少自幼因体弱而不能学武,看不出门道也是自然,但是他对艺术的天赋却是高得离谱。此时两名女子的表演虽并未加入魂力与内力的引导催动,但是沈云飞随着那音乐的节奏起伏而调整着呼吸,这便已经是在修习内力了。
再加上他的目光紧随着怀瑶的身影步伐移动,将她每一次跃起落下的动作、每一个细节,全都原原本本地记入脑海,这便已经相当于在偷学别人的轻功了。
更甚者,他浑然忘我,被这音乐舞蹈迷得是神魂癫倒,那就更是符合了道家心神如一、魂随心动的境界,竟然连魂力也在逐渐受到影响。
只是这一切,全都是在沈三少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他已经领悟了一门高深的轻功,自己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不知不觉中,沈云飞在自己的灵魂识海之中,已在随着那怀瑶仙子的腾挪跳跃而移动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