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4 页)
的,但老郡王妃就想在深更半夜里敲,让声音更响些,传得更远些,最好更显凄厉些,能吵醒最好吓死一些人才好。这种微报复社会的心理不用去研究,总之她本来想到深更半夜再敲效果更好些,奈何礼部会根据响板时间来计算停灵日期,敲太晚算第二天,就表示他儿子会多停灵一天晚入土一天了。
老郡王妃听着那云板声愤恨不已,也哀伤不已。这么一敲,就好像这才把她儿子真敲走了似的,恨不得抓住谁咬几口才好。
第一时间入郡王府致奠的,是庆安亲王府的慧香公主。她漏夜上门,表达了自己浓浓的哀伤,亲切的问候,以及深深的质疑。
话说让明玫不幸言中的是,的确是慧香公主遇到了黄莺,两人怎么勾搭上的不详,总之是慧香公主把黄莺带回府里去的。
所以慧香公主十分明白,黄莺身上压根没有那支弩那些箭。
当然她不能真说她清楚黄莺身上有什么没什么的,她只能旁敲侧击地针对自己府里命案提出种种不解:既然黄莺有弓弩,为什么不用箭射贺氏却用匕首贴身去刺,还在雪地上追逐折腾那么久导致自己丧命?既然黄莺能请动江湖人士,为什么这次没有江湖人士相帮,只她孤身一人?为什么贺氏竟然有随身护卫保护,那护卫既然能瞒过众人进入王府内,为何不早些将黄莺抓到,端等到最后时候才现身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郡王爷之死,霍家少夫人,那传说中的受害者贺氏其实嫌疑也很大啊有木有。黄莺死了(这是实情),贺氏昏了(这个太好装了吧),剩下在现场的一个是她丫头一个是她护卫,都是她的人,这整个一出戏谁知道是不是她的苦肉计呢?毕竟她脖子上一小口,人家黄莺脖子上一大口,命也交待了去。那所谓凶器弓弩,谁知道是不是她乘机放人家身上的呢。
这女人几乎真相了。
于是老承福郡王妃听她这么一分析,得,合情合理,可不就是这样么。前番她爹那般找郡王爷事儿,如今说她为姐鸣不平心存报复完全说得通啊。再说没有证据又怎样,宁可错杀不能漏过啊不是?
可惜云板已敲,京兆尹已做结案陈情上报了,估记圣上御览也过了。明早朝会这么一讲就定了性了,到时金口御言一出,想翻案,那得有比结案还瓷实的证据才行啊。
可是这事儿明显不容易找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啊,那霍都督也在现场,其他一帮在现场的都是他的狐朋狗友,这人又那般护妻,还不把事情处理得溜干净?还有京兆尹这么急着结案,分明也是护着对方啊。他们那些当权的官官相护,根本就是一丘之貉好不好。
老郡王妃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得闹,得往大处闹,让圣上不好息事宁人维护功臣,她儿子才有机会大仇得报啊。这般义愤填膺想着,俨然新凶手已定似的,恨不得贺家霍家合族给他儿子陪葬才来得更痛快淋漓。
于是老承福郡王妃便携同郡王妃一起,披挂整齐去跪宫门去了,去哭求圣上把明玫当作嫌犯先行看管起来,细细查证清楚。一品夫人了不起啊,她还是内命一品呢。老郡王妃如今别说对有嫌疑的人了,就是无辜的人她也恨不得多杀一些给她儿子陪葬才好呢。
这么的事情转来转去,最后却还是落到了明玫身上。
210
210
而慧香公主,出了承福郡王府后,就以公事名义着人去找霍辰烨,自己也到了京兆尹府衙坐等。
所以说,明玫要有心就会想想,这么大晚上,被截住叫往京兆尹协查办案,圣喻之外,有几个人愿意得罪他巴巴地这么干呢?
见到霍辰烨后,慧香公主就明白告诉了他承福郡王妃婆媳动向。也明白说黄莺那事儿是在府里出,府里护卫仆从,很方便做人证。或无意中听到黄莺与明玫二人争吵内容,或看到二人争执过程,最后明玫恼羞成怒,才举灭了黄莺以期死无对证。总之就是,帮着明玫把郡王之死幕后主使罪名给座实了很容易。
当然慧香公主也不是纯闲,这般插这么脚,自然是有要求。
知道霍辰烨对明玫十分在意,毕竟那拿爵位换特权事迹天下皆知。相比于眼睁睁看明玫完蛋见死不救,条件实在是太过于优渥了些,甚至不能算是条件。
笑着对坐在对面美貌男子,娓娓道出了自己心声:并不希罕什么名份,也不在意什么名声。这些年也玩得够了,如今想要安定下来,可良人难得不如不要。如今只是想要生个孩子,个象霍辰烨这样孩子,以陪伴未来无聊生活。可以永远住在京城这亲王府,也可以回到封地去,总之霍辰烨若不愿意,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