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打遍天下无敌手后,美国人遇到了“9·11”事件,借着打击恐怖主义分子的机会,美国人又将注意力转到了中东地区。
总之,只要有敌人,美国人就敢于向他挑战;但如果没有敌人的话,美国人就会树立一个敌人,然后再向他挑战。美国人挑战上瘾,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社会。
美国的法律观念深入人心。在国家平和的时候仍然严格执法、实施“盛世重典”的现代化国家,一个是亚洲的新加坡,另一个就是美国。新加坡执法严厉,让世人为之侧目。但新加坡的法律重点在于维持公共秩序,不太介入个人隐私。美国的法律不仅注重维持公共秩序,还介入个人隐私,介入家庭,并鼓励邻居告密。
不仅个人,美国公司也是如此。如果说个人可以被邻居告密,因此而受到左邻右舍的监视的话,那么一家上市公司,就更可能受社会各环节监督了。人们把这种对上市公司监督的行为称为信息披露、监管系统。一家上市公司被监管的层次有公司董事会、公司外部的金融分析师、证监委、司法机关以及各种新闻媒体。上市公司正常运作时,这种层层监管,就从董事会至司法机关自下而上地实施,如果企业有问题而企业又瞒不住的话,首先可能是媒体曝光,之后,这种监管系统就自上而下开始运作。美国这套监管系统既层层叠加,又互相制约,在维持社会秩序上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信用标准的运用
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其信用评级理念集中表现了这个国家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干什么都好评级。大学有评级,工商管理学院有评级,酒店有评级,连饭馆都有评级,使食客们看得一目了然。美国大公司还习惯把评级手册当作礼品送给顾客,既不破费还受人欢迎。
美国社会有各式各样的评级机构。像著名的标准普尔和穆迪,它们的主管业务是评价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金融公司和上市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优劣。被评公司一旦被降级,其股票与债券价格立刻会下跌,融资成本马上增加,甚至有的会因此走向破产一途。评级就是给企业的信誉打分,分数高的企业信誉高,股票就会上涨,融资成本就低,就能借到更多的钱,企业就可以继续扩张。评级还将企业的信誉公开化,它将被评估的企业置于相同的评价标准下。企业为了维持评级的水平就必须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接受市场的监督。评级制度激励了市场竞争,促使资本得到更合理的运用。
在美国众多的信用评级报告中,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了美国重要的个人文件,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伴随着一个人终生。
从制度创新角度讲,信用报告公司的聪明之处在于,常常被人忽视的个人消费的点滴琐事在它们眼里和有形的商品一样具有价值,积攒在一起,编撰后就可以打包卖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虽然是个人自己建立的,价值也是自己形成的,但是信用报告的销售权却掌握在别人手中。
总之,信用制度的建立源于美国人的竞争机制,体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法制观念,它既是对人类制度的创新,也反映了美国人的挑战意识。
总结起来,如果说社会制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移民传统等构成了美国强盛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挑战意识、法制观念、竞争机制和创新精神就是使这个国家得以迅速走在世界前列的内在原因。不敢挑战就不会成为领头人;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竞争给社会带来活力,法制使社会长期稳定。美国正是在国内没有战争、没有大的###的情况下持续发展了一百多年,而成为世界超级强国的。
2 财富错觉
什么是错觉?按词典的解释,错觉是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客观事物被主观地曲解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只是有些错觉容易纠正,有些错觉不容易纠正,财富错觉属于后一种。
什么是货币错觉(Money Illusion)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货币错觉(或者说货币幻觉)。它指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对货币心理上的估价往往忽视了它的真实购买力。这个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只把货币同其表面价值相联系,对其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有货币错觉的人在工资加倍,物价上涨也加倍,而使其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仍有富裕了的感觉,具体见图2�1。
图2�1货币错觉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错觉的作用是很厉害的,因为人们的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