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隋唐宋元明清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游戏降临:从单机开始逐步成神斗罗v:从捡到失忆的比比东开始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

着我也是公主,要论大小,也应该是我作大呀!

我们不管公主的反应怎样,从秦香莲的话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来,她的目的就是要陈世美认了她,给她一个名分就行。

那么陈世美的态度呢?《铡美案》里陈世美有一段唱词是这么说的:

“二娇儿哭得珠泪滚,铁石人儿也伤心。本当上前将妻认,包拯是我对头人。咬定牙关不招认,看他把我怎样行?”

从这段唱词也可以看出来,陈世美虽然确实是个负心汉,但在面对秦香莲的哀求下,也不是没有动心过。民众太习惯以一个绝对的标准来看人,好人就好得无比完美,坏人就坏得一无是处。事实上,我们现实生活里绝对的好人与绝对的坏人都很少,每个人都是善恶交织的混合体,好人、坏人只不过看善恶交战的结果而已。虽然我们都很讨厌陈世美,但他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并非就是一点人性都没有。我想如果这时候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是在开封府的公堂上,根据这段唱词看,陈世美也未必就一定不会回心转意。

但他为什么就是没回心转意呢?

我们看,至少在某一个时刻,秦香莲、公主与陈世美这三者之间至少有达成某种共识的可能,这就叫家务事,虽然矛盾看似再激烈,吵闹的架势再恐怖,只要家务事的当事人肯退步,肯回心转意,矛盾立马就变得容易解决。所以民间经常说夫妻打架叫“床头打架床尾和”;所以解决家庭矛盾,套用句广告词,叫“一切皆有可能”。那么陈世美家的这个“可能”为什么变成了“不可能”了呢?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当然就是“包黑子”的出现。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本来含义,这里面有种潜台词的意思是说,即使你是清官,也不要去掺和家务事,因为这种事,外人掺和在里面,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会越搅和越乱!

我说这个话,估计有很多朋友立即就会反对。要你这么说,谁来为那些痴情的女子“秦香莲们”来主持正义啊?谁来惩罚那些忘恩负义的“陈世美们”啊?这个世道还有没有公正、公平与公理啊?

这个问题提的好,这正是《铡美案》这出戏的用意所在,所以这也就是人们想通过这出戏要表达的民意所在。正是因为这个目的,所以这出民间戏曲就牺牲了这起家务事和平调节的可能,也牺牲了陈世美这个本来应该是个好男人的好名声。

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陈世美这个人,包拯到底有没有断过秦香莲的案子,在后人不断研究的努力下,终于为这段歪曲的历史揭开了面纱。那么历史真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记得我在看《铡美案》这出戏的时候,很早以前就有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秦香莲的故事和明代的一出戏《琵琶记》在情节上有很大的相似,除了后来包拯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前面秦香莲在老家侍奉公婆、遭逢大旱、为公婆送终,然后千里寻夫,而丈夫考中状元,在京城另攀高枝,这些情节与《琵琶记》里的赵五娘的遭遇几乎就是一模一样,不过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名字也没换,秦香莲的故事最早见于民间戏曲时,它的名字就叫《秦香莲抱琵琶》,其实也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琵琶记》。

我就纳闷了,就算这是古代戏曲的套路,也不能一丝不差啊?况且戏曲史上也只有这两部戏用了这相同的套路。于是我就想了,这戏总有前有后,到底是《琵琶记》抄的“秦香莲”呢?还是“秦香莲”抄的《琵琶记》呢?

我们会想,秦香莲是宋代的故事,而《琵琶记》讲的是明代的故事,那当然是《琵琶记》抄的“秦香莲”了!

事实却是刚好相反。

为什么我们会以为这是一个宋代的故事呢?为什么我们要把他放在宋代情爱故事里来讲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包拯”。事实上是因为这个包黑子他是宋代的人,所以整个故事被挪到了宋代,但这个故事原本写的并不是宋代的事,它写的是明清时候的事儿。可那时候没有包拯这个人啊?这不矛盾了吗?

7 清官莫断家务事,熟美未负“秦香莲”(3)

其实不矛盾,因为包拯这个人物,他是后来加上去的,原本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他。

据一种较为可信的民间传说记载,清代时《秦香莲抱琵琶》已经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地方戏了,每次演出,看的人都很多。有一次,一个大戏班子演出时准备了两台戏,一是“秦香莲”,二是包公戏《陈州放粮》。当前面这戏演到最后韩琪自杀,以命换香莲母子安全回乡,而陈世美只受到百姓的谴责时,这时候观众的情绪失控了,大家一边喊着“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孤钵-满朝凤华一梦上北大嫣然笑,皇后乱红尘一吻偷心仙脉传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