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一把人人可以臆象的沙发椅。
再后来见到老同学以及媒体投资人,因生意不那么顺利,因投资回报不那么理想,因种种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的原因,没人再提议去波特曼喝下午茶,感慨和抱怨多于了意气风发,我这个看客突然怀念起他们曾经有的少年不知愁的风范和骄傲如孤燕的做派,原来年轻时能够有胆量去坐一回贵族至少说明还有斗志还有雄心还有幻想。
现在无论打工的,还是做生意的,或是做自由职业的,又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究竟为了什么,为了钱,为了好生活,还是为了一个自己并不明白的目标?
这样想来,坐一回贵族倒不失为一个蛮好的动力借口。于是我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吧,这样我就可以自己或者带上至亲去波特曼喝喝英式下午茶。
Farewell 不仅仅是告别
在外资公司工作久了,就会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Farewell活动,有时是一次晚餐,有时是一个聚会,有时也会是一次狂欢。一切由当事人的身份和在公司里的人缘而定。阿May在一个月因为连续有三,四次机会被邀请参加Farewell活动,而突然领悟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内涵。
第一个Farewell的是May的同事加战友,他与May同一天进公司,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从不对加班和出差有任何微词,同事们最愿意与他为伴。最近他结交了一个女朋友,因为对方极力想移民加拿大,他为了迁就爱情,于是就决定远走他乡。同事们自发在他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起享用了一顿午餐作为告别。他还是一副木呐的神情,没有任何移民国外的喜悦神情,倒是同事们有说有笑好象在庆祝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成功,他只在结帐的时候有点激动,抢着为大家买单。在同事们最美好的祝福声中,告别午餐就结束了。阿May觉得没有人为他的离去而可惜,也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得意,好象与他的告别是大家早已预料中的一样,何况他的存在对大家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
第二个Farewell的是May的部门经理,她在提出辞呈后就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发贴子,同事间开始议论她离去的真实原因,而她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然少了往日的霸气。有一天她邀请大家去她公寓开Farewell派对,May也是其中一份子,可同事们却不那么热心,因为怕
被认为是她的亲信,日后很难在新经理面前有发展的机会,May也左右为难,不知去还是不去,终于与决定去的时候才发现部门里的同事只有一两个,May想这才叫人走茶凉。
May参加的第三个Farewell活动,是欢送公司财务总监的,原因是人才本地化的需求才促使公司没有给这个资深的马来西亚人继续签约。为了表示公司的仁义,特地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整个公司像过节一般。可是谁都发现财务总监很伤心,虽然有美酒佳肴相伴,但依然无法抹去他的无奈。他的告别演说更象是一种抒情,他说他来中国已经十年,他的家人和孩子都已在这里生活和学习,已知天命的他不知离去后的命运会是如何。全场开始伤感。May第一次领教打工者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真正含义。
May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会离去,一定选择沉默的方式,因为人生就是无数个离开和开始组成的,为每一次送别实在意义不大,因为要么做给自己看,要么做给别人看,Farewell最好在心里。
。 想看书来
袖子的长和短
那天上海的气温高达摄氏38度,从机场大厅一出来就被一阵热浪袭击。这时候人浑身上下觉得难受,最好立刻跳进大海游泳,否则身上任何的衣服都成了累赘。而此时在机场的出口处,除了几个人西装革履,其余的都穿得最精简的那一种,而不用说穿得如此有涵养的一定是日本人,他们满头大汗站在烈日下等车,让人好生同情,因为那是一种受束缚和受压抑的表现,或许仅仅为了一个体面的职业人身份。
回到有空调的办公室,心情自然舒坦多了,特别见到满目生辉的夏日服饰,眼睛突然有了被滋养的感觉,从吊带衫,到无袖马甲,从连衣裙,到七分裤,应有尽有简直就是夏花盛开的景象,而男士的服饰就单调多了,顶多是一件短袖衬衣配根领带,一派循规蹈矩的样子。正逢公司里有香港同事来开会,哇塞,女士居然也是长袖西装套裙,男士更是衬衫领带加西装。偷偷问起为何不轻松上阵,他们不解的说,穿短袖那可是蓝领啊!原来他们齐齐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是为了一个有别于蓝领的身份。
穿长袖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