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页)
玛!说不定是皇阿玛借机考验您呢!”
胤禩缓缓摇头,说得有些意兴阑珊:“母妃不过是安慰的话!就此作罢吧!如果我侥幸能熬过这一回,争斗之事再不必提!我只想,”回头望着瘦了一大圈儿的妻子,笑了笑,“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过安生日子!有空时跟贵母妃宜母妃说说话,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我算看透啦!不管如何谋划,都看在皇阿玛眼里呢!他就是西天佛祖,任咱们如何折腾,都是在他的手心里牢牢攥着呢!”
九阿哥对这个兄长最是信服,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忙笑道:“八哥怎么说,弟弟就怎么做!等哥哥回府后,约几个弟弟一起聚聚!”胤禩微微一笑,满是了然道:“十弟十五弟倒还好,至于十四,就不必啦!他的心,大着呢!咱几个约束不到他啦!”
胤禩原来病得命悬一线,自那日传旨后,身体竟一日一日好将起来。十月初五大朝时,他已病愈。皇帝命将其所停之俸银米仍照前支给,但并未委派差事给他。跟十三阿哥一样赋闲在家。
他却不若十三那样消沉。每日里亲自教导弘旺的功课,做画填词。
有一日弘旺作了文章,悠然大加赞赏,取笑他如果不是皇子,去做个教书先生倒是极好。皇帝恰好来了,心情竟是极好,便顺着她的话说,不如让老四家的几个孩子跟着学文。他与胤禛本是比邻而居,四阿哥虽然严肃,但素来有兄长风范,胤禩本是玲珑之人,与人相处皆如沐春风,加之对这个兄长确实尊重,这一来二去兄弟俩竟变得亲近起来。
两家三不五时进宫陪宜妃并悠然说些闲话。众人都说老八大病一场后行事越发剑走偏锋,竟一改平日作风,把功夫下在后宫两位宠妃上去了!
一晃,就到了五十七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要对青海用兵。朝中可以领兵的几个阿哥中,可以领兵的不过廖廖。大阿哥被圈,七阿哥有腿疾,十三阿哥被闲置。原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十四阿哥,开始渐渐张狂起来。他对军事也确实有几分天份,皇帝对这个骄傲的孩子似乎颇为喜欢。
朝中又是起暗潮。谁不知道八阿哥失势之后,老十四就自立门户,接手了他手里的人脉?他年纪虽轻,实力却不容小觑,这储位无非是立长,立嫡,立贤,立爱。这最长的大阿哥,元后嫡子二阿哥,名贤王八阿哥都折了,那就剩个立爱了!
皇帝看起来最喜欢两个皇子,一个是德妃所出的胤禵,另一个是汉妃密贵人所出的小十六胤禄。子以母贵,胤禵自然更胜一筹。
就在这暗流汹涌之时,皇帝忽然下了旨意,命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青海。同时命七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这道旨意下来,朝堂上又是一番景象。
胤禵原来署理兵部,如今得委重任,自然想趁势而起,若是得建大功,离目标近得可不只一步两步。他很清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没有财力支撑,他行事定然倍受制肘。
当他使出浑身解数想往户部安插人手时,蜇伏的八阿哥动了。几个暗藏在深处的几个朝臣,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齐齐反对。他到底没能如愿。这倒为署理户部的雍亲王解了围。
他苦心经营户部多年,好不容易国库余钱多了少许,却闹了这么一出,而直接干系到的,又是同母的弟弟!连少有亲近的亲额娘,也为了此事寻多少借口宣他进宫,要他帮衬。任他不动如山,也是心酸难抑,又进退两难。
八阿哥动用了家底子,帮了他这么大的忙,他不是不感激的。寻了机会上门郑重道谢。
八阿哥却道:“四哥,我这样做,不是为你。他,想要伸手到户部去,是为了西北军费。我敢打赌,只有他想要,把国库里大半银子都拿去做军费都是有可能的!可是,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四哥你最清楚!”胤禛只有沉默。
胤禩续道:“这些银子都去了哪里了?被众大臣借走了!皇阿玛宽仁治下,那些大臣却得寸进尺!去年大旱赈灾,居然只拿得出一百万两!多亏四哥你百般周旋,顶着压力背着骂名,才催回了这么百余万两。所剩无几的银子都挪去做军费了,将来怎么办?说句不吉利的话,若之后再有个天灾人祸,百姓怎么办?”
胤禛仿佛是第一天认识这个弟弟!他从未想过,这个八面玲珑的弟弟,这个心思缜密,心高气傲的弟弟,不惜触怒皇帝,动用根本,为的是这个一个理由!他也从未想过,最体谅最了解自己的,竟是这个视为对手的弟弟!
他疑惑之下又是感动:“八弟!是四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