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令后,为了和缓民愤,将朔县知事熊介撤职解省,永不叙用;武乡知事高槐撤职。至此,反房税运动以胜利告终。
人说阎锡山善于看风使舵,由此可见一斑。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整军抗战(1)
总领晋绥军务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山西作为华北的战略要地,自然成为中日两军的必争之地。从地理环境看,山西地处华北地区西部,山岳环绕,重峦叠嶂,是华北的天然屏障,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从军事战略上看,山西雄踞华北,俯瞰中原,控制了山西,便掌握了华北战场的主动权。日军要占领华北,非占领山西不可。相反,“如山西高原全境保持我军手中,则随时可以居高临下,由太行山脉伸出平汉北段和平绥东段,威胁敌在华北之平津军事重地,使敌向平汉南进及向绥远进攻感到困难”。
为此,日军在《昭和12年(1937年)度作战计划要领》中就计划,“向山西及绥东方面进行作战”。
阎锡山,同日本军界打交道多年,对于日本的侵华野心和路数,是有较明确的认识的。尤其是华北事变之后,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华北、危及山西的情况下,阎锡山认识得更为明确,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安危所考虑。正如他自己所说:“山西表里山河,中外军事家对他都有华北要塞之称,合上绥远,可以说是西北的门户,也可以说是西北的屏藩;就全国说,与华南互为犄角,是全国的一个堡垒。山西保不住,不只华北失掉了地理上的重心,西北和华南也感受重大的威胁。也就是因为晋绥占着这样重要形势,所以晋绥就成为敌人必争的目标”。
为了防范日本的入侵,阎锡山早在1935年9月28日,就曾致电蒋介石,建议制定三十年防守国策。电文云:“窃以现在国家外侮凭陵,匪乱未定,深长计虑,拟请决定三十年防守国策,以图‘自强救国’之计。”他建议实行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将土地划分为份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安定其生活,稳固其心理,然后分期加以军事训练,以100个师计,半年退伍一次,30年可训练完毕。5年即可训练1000万人,10年则可达2000万人,“则自信世界任何强国,无能亡我者矣。”推行此项政策,在北方处此情势之下,能否实现,尚不一定。而在中南各部5省完成,可保5省,10省完成,可保10省。那么,这5省、10省即“可作国家复兴失地恢复之根据”。“未识钧意以为如何?幸垂察焉。”
此建议蒋介石并未及时答复。同年10月26日,蒋介石始派专机接阎锡山赴南京,共商国是。在南京期间,阎锡山奉蒋介石之命,与陈仪、张群、黄郛、熊式辉、杨永泰、黄绍竑拟订“三十年防守国策(或称卅年自力更生国策)”。该方案称:“今日言自存,非自力更生不可。欲自力更生,舍增加国力别无办法。于此国难迫切之时,而言增加国力,深有赴不及之慨,但此为立国之有效方法。” 因而必须努力增加国力,而增加国力,不外集中人力、发展物力两项。为此,应以6年为一期,共5期,编订建设计划大纲,并责成各专门机关,编订各项专案,经各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照准推行。
此外,阎锡山还同唐生智、张学良、何应钦、朱培德,拟定了“国防计划”案,现摘录如下:
一、国防计划
国防计划,应分两层:一是永久的,三十年分为五期,先计划第一期,每期前一年,计划本期,以需要求供给。分为六项:国民训练;民兵训练;军官训练;军实制造;要塞构成;交通建设。
一、整军抗战(2)
以每年增加二百万之战斗员为标准。一是临时的,就已有之军实,作临时之作战计划,其计划,应以下列各项为标准:判断敌人之企图;敌军作战之长处;敌军之畏忌;我之环境;我之内部;我之短处;我之长处;我之企图。
此计划如条件上有变更,其计划上亦须随时变更。
二、军队整理
军队整理,亦应兼顾永久与临时两层。永久方面:如借军队之训练,作军官之养成,借军队之分驻,作国民之军事训练等。临时方面:如按我作战之企图,分抗战军与暗袭军等类,分别整理。
三、兵器制造
兵器制造,亦应兼顾永久与临时两层。永久方面,如工厂之设置地点及其能力,与夫工业方面之联系,交通方面之利用等。临时方面,应就现有一切设备能力改造,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