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页)
,就要罚他,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打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因而“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 这里所说的普及国民教育,实际上就是普及小学教育。
阎锡山普及国民教育的措施和步骤是:
一、扩充师范学校,培养师资队伍;二、调查学龄儿童,筹款设学;三、劝导入学,实行强迫教育;四、全省分六次普及:第一次省城至七年九月普及,第二次各县城至八年二月普及,第三次各县乡镇及三百家以上村庄至八年八月普及,第四次二百家以上村庄至九年二月普及,第五次百家以上村庄至九年八月普及,第六次十家以上村庄至十年二月普及。
通过以上措施与步骤,山西全省之内普通小学校逐年增加。据统计,到1921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小学校近500所,在校学生约近50000人;男女国民学校19463处,学生人数722156。 当时山西人口逾千万,在学龄者应不下百万。若按此统计数字,阎锡山的国民教育普及率当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不排除统计数字中之水分)。 。。
三、发展经济文化 注重发展教育(2)
与国民教育不同,所谓人才教育,是“以供给适应时代之行政自治,及社会高等事业之用为主”; 是“屋之在地上者也”,是“人人皆知注重”的教育。“人才教育”,因“对于社会上有报酬,受此教育者,亦多亟亟以谋发展,故社会上皆知重之。”
出于实际应用的需要,阎锡山对于人才教育的关注事实上较之国民教育更甚。执政伊始的1918年初,即按照“用民政治纲目”设立“育才馆”,“培养专门学校毕业人才,以适应行政及社会事业之用。”育才馆“招收专门学术试验所录取之学生,训练新人,推行新政。其后山西行政及经济建设,即以其为骨干,各机关主官及重要职员,多为育才馆所训练者”。
继育才馆之后,“除辅助国立山西大学”,又“先后在太原分设法政、工业、农业、商业、医科专门学校,外国文言学校、进山中学等校,在运城、大同、长治、代县、临汾设省立中学、师范及职业学校。”成立于1919年8月的“外国文言学校”,由阎锡山自任校长,“聘德籍哲学音乐博士卫西琴为教务长。卫氏爱慕中国文化,先至印度、日本考察,民国元年来华,初在北京讲演,并著《中国教育议》,由严几道译成中文,于报发表,主张中国应发扬孔子中庸之教,不可一味摹仿西洋。……外国文言学校,设英、法、德三系,每系二班,学生由各县高等小学应届毕业前三名中考选。第一期招生150名,一切费用由学校供给,采自动自觉教育法,不雇工友,学生分工料理日常生活事项。后改为‘大通学院’,民国十六年停办。”
到1921年,除育才馆及外国文言学校外,已有的各类专门学校如下:
省立政法专门学校一处 学生277人
省立农业专门学校一处(附甲农) 学生389人
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一处(附甲工) 学生518人
省立商业专门学校一处(附甲商) 学生196人
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三处 学生399人
省立师范学校六处 学生2217人
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六处 学生486人
省立国民师范一处 学生1829人
省立女子蚕桑传习所一处 学生110人
省立医学校一处 学生120人
省立中学校九处 学生3023人
联合县立中学校五处 学生954人
单独县立中学校九处 学生1020人
公立女子两等学校一处 学生338人
私立川至中学校一处 学生154人
私立育德女学校一处 学生73人
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则一是“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一是“以改良风俗开通知识为主”。前者着重于从业技能,后者着重于思想意识形态。其具体实施: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