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北洋之星初长成
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响应,这使得清王朝大为恐慌,当时全国只有北洋军最为精锐,但北洋军只唯袁世凯一人马首是瞻,其他人无法有效调度,于是清廷被迫起用当时“养病”在家的袁世凯,让袁世凯领导北洋军平息革命,于是,袁世凯借机掌握了大权,但是并不发兵,故意制造僵持局面,要挟清王朝和革命党,从中渔利。最终,革命党认为是袁世凯帮助他们顺利推翻了清王朝,就把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而清王朝也认为袁世凯在这次危机中竭力为他们争取到了皇室待遇条件,所以同意退位。于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正是北洋政府的开端。
虽然革命党用总理负责制来约束袁世凯的行为,但袁世凯手握军事大权,不肯听命于他人,于是想破坏宪法恢复帝制,在袁世凯恢复帝制的计划刚刚推出之时,就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最终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在气恼中暴病身亡。袁世凯死后,拥有军事实力的北洋各派互不服气,展开了一场政权争夺战,形成了北洋时期的混乱局面,直到国民党北伐成功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极需军事人才协助,便请荫昌为他推荐良材,荫昌推荐了在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冯国璋、段祺瑞、梁华殿和王士珍。袁世凯立即派冯国璋为步兵学堂监督兼督操营务处总办,段祺瑞为炮兵学堂监督兼炮兵营统带,王士珍为讲武堂总教习兼工程营统带。步、炮、工兵学堂都是附设在新军里面的随营军事学校,此时袁世凯手下军事人才稀少,因此军官不仅带兵,还要兼管训练。由于王、段、冯三人成为袁世凯建练新军的中坚力量,于是他们就分别得到龙(王士珍)、虎(段祺瑞)、狗(冯国璋)三个绰号,他们将北洋新军调教得龙精虎猛,被德国驻胶州总督盛赞为“北洋三杰”。
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三人早年跟随袁世凯,出生入死,纵横捭阖,后来都名倾朝野。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潮中,左右逢源,穷兵黩武。
北洋三杰本来不是“三杰”是“四杰”,当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最得力的手下是四个人,即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与梁华殿。王士珍掌工兵,段祺瑞掌炮兵,冯国璋掌步兵,梁华殿掌骑兵。后来梁华殿在夜操时坠马失足落水溺死,不然北洋就该不止“三杰”而是“四杰”了。到袁世凯升任北洋大臣,王、段、冯三人随着水涨船高,就有了“北洋三杰龙虎狗”的说法。
从大环境来看,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这个大背景决定北洋政府需要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所以说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以转型与过渡为基本特征。
在取代清政府而建立的政权的转型和过渡中,新旧冲突在所难免,加之中西文化撞击与杂和,使得北洋政府的过渡,成为质的变化与飞跃。
动荡的年代给予人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会更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北洋时期的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应当说,北洋时期是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北洋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多种转型和新旧交替的阶段,军事上,从封建军事制度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军事制度转型;经济上,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文化教育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教育制度转型。
政局的不稳定,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各色历史人物轮翻登场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充满矛盾,而形式上统一的中央政府,实则分裂不一。
“北洋三杰之龙”
这期间,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平时,王善操权谋于腹中,段常行凶残于外形,冯贪婪之于不顾,这所谓的“三杰”,又被人指为袁世凯的“龙、虎、豹”。
“北洋三杰”为北洋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段祺瑞赴德国学习过炮兵,冯国璋曾赴日本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只有“三杰”中年龄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王士珍未出过国。在民国政坛上,段祺瑞、冯国璋一直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而善于权谋的袁世凯对段祺瑞、冯国璋并不完全放心,常常重用王士珍,于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北洋时期,又有北洋“龙虎狗”三杰:王士珍为龙,段祺瑞为虎,冯国璋为狗。后来因缘际会,段、冯影响均超出军界,写入政史。故论其在后世的知名度,则龙不如狗,更不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