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页)
活儿有:
给钢厂砸矿石。一人一把锤子,一砸就是一天。把砖头那么大的矿石砸成比鸡蛋略小一点的块头。其操作方式是:左手捏矿石,右手抡锤,“梆!梆!梆!”敲下去。用劲小,砸不开,用劲大,一旦砸偏,砸在手上,手指头立即起个大血泡。
做建筑小工。和泥,搬砖。建筑工地上的砖都用水浸透,再抹上泥,便于粘合。这些砖表面粗糙,十几岁的孩子搬这种砖,不到半天,手指磨破,磨出血。提泥兜的活比搬砖相对轻松,但是,洋灰当时不叫“水泥”叫“洋灰”有腐蚀性,提上几天泥兜,手就被腐蚀了,溃烂了,苦不堪言。
。。
入另册的孩子(2)
王立群很快成了熟练的钢厂砸石工和盖楼建筑小工。这两样活儿很苦,但他乐在其中。因为,他不得不干一件他希望最好不干的活儿:通宵不睡,给砖厂运砖。
开封北郊有个砖厂,离城十里。新新中学揽到了替砖厂拉砖的活儿,但是必须晚上干。为什么得晚上干?因为新新中学没有车,到某工厂借马车。马白天拉车,初中生晚上代替马拉车。
王立群是班长,每到拉砖的傍晚,先要和几个班干部从城东跑到城西,把带着马的气息、马的汗水的缰绳,揹到自己肩上,把车拉回来。第二天一早,再把车准时送回去。也就是说,在“正式”拉车前后,王立群要比同学多付出两、三小时的劳动。那个时期,干部要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哪怕仅是初中班长,也得这样办。
王立群已长到一米七以上,在班里得算是“姚明”了。他又是班长,他就得驾辕。于是,本来担在马肩上的皮带担在了王立群稚嫩的肩上。王立群虽然个儿高,却只有十三岁,根本驾驭不住满满一车砖。于是,初中生群策群力想了个办法:在车辕上横着绑上一条大扛,两头由高个男生扶着,这叫作“帮辕”。其他同学呢?把绳子拴在车的各个部位上,众擎群举地向前拉,这叫作“拉边套”。
十几岁的初中生,用自己创造的拉车方式,跟高头大马较起了高低。这真是那个非常时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