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页)
“这都是娘教导得好,拾金不昧,才是人品良善该有的,再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不是辛苦得之,用之也会良心不安,娘说是不是?”陶若讨乖卖巧说。
司马夫人拉着她的手拍了拍,暗想难得有如此不贪恋钱财,品行良善之人,难怪玦儿一心想要迎娶,虽然以前对她做闺房小姐时,与玦儿来往心中不满,总觉得她不够端庄,不够得体,不够收礼。如今这样一对比,她却是要出众了许多。
“若娘可真是难得的善行女子,娘心中甚慰。”陶若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一副不敢担当的模样。
两人正说着话,嬷嬷推门进来,神情不变,对司马夫人道“夫人,少夫人,斋菜准备好了,可要现在食用?”
司马夫人点点头,嬷嬷让人提着食盒进来,陶若亲自布菜侍奉司马夫人用饭,如此举动司马夫人看得满意,暗暗欢喜。
用了斋饭,她们在厢房休息一下,陶若听水后院有口井水清冽,准备装一些回去,司马夫人同意,让人陪着去打水。
她们一离开,嬷嬷关严实了房门,从袖子里掏出钱袋,道“夫人,少夫人并未私藏。”
接过芍药花样的钱袋,司马夫人笑了笑,让嬷嬷收好钱袋,说“但愿若娘不要让我失望,几个媳妇里,如今是她越看越顺眼了。”
“这是夫人的福气,瞧着三少夫人出声不佳,不过都是有福气,这两口气生了三位小公子已经让人羡慕了,如今人品极好。可不是夫人福气庇佑的?”
“就你会说话。”司马夫人被她一说心里欢喜,关于生子一这点,司马夫人就是很高兴的,以前瞧着她身子弱总觉得不好生养,如今看来她才是最好生养的人。
两人到了打水的地方,排队打水的人不少,陶若让另一位婢女去排队,她和铃儿站在一旁,铃儿道“小姐,奴婢总觉得那个钱袋有些奇怪,好在没私藏了。”
“怎么说?”连她都觉得奇怪,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呢,天下可没白吃的午餐呢。
铃儿看了看周围,凑过去和她咬耳朵“奴婢把钱袋给那位妇人,想看看是哪家的人,跟了没几步就见她和一个人站在假山处说话,奴婢怕被发现尴尬,便未靠近,只瞧着那人一个衣袖的模样,倒是有些眼熟。”
“哦!既然没看清也就别说了,反正不是自己的东西,还是少动为妙。”铃儿点点头,听从她的吩咐。
陶若自然不会说一切都是司马夫人安排的,毕竟这事啊,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她心中有数就足够了。
站了好一会儿,轮着婢女了,把她们叫过去,陶若亲自打了两竹筒的水回去。司马夫人歇息了一会儿,她们一起坐马车下山。
她一回去就把求得的平安符藏在孩子的衣角里,对三个孩子,她可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希望上天保佑他们平安健康成长。
到了十月北风一吹,天气渐渐冷下来,玉玦园早早的烧好了炭火,司马夫人让管家购买了许多炭火准备过冬。
陶若担心两个孩子,得空了就给他们做衣服,一下三套,根本做不过来,有些衣服便在绣庄订做,她也得空出去走走,铃儿留下,乳母要陪着她去巡视几个店铺的生意,这几年进账不少,她已经有了一笔大金库了,能衣食无忧一辈子。
瞧着布匹店的布料甚好,想给司马玦做一袭衣袍,她如今是心有余儿力不足了。说了他的尺寸,让绣庄赶制出来,布料都是上好的。想了想又给司马老爷,司马夫人一人赶制一身,算是她的孝心。等衣服做好了便送上门。
回去的路上马车被人拦住,铃儿掀开马车瞧着是文珠,对陶若道“小姐,是文珠表小姐。”
陶若掀开马车,瞧着听着大肚子站在一旁的人,有些奇怪的下马车“你怎么在这儿?”
文珠觉得丢脸,却还是开口道“若娘,看在一起长大的情分上,能不能借我些银子?”似乎生怕她不借,急忙道“你放心,等相公当了大官,有了银子一定会加倍偿还的。”
陶若看着她窘迫的模样,暗想,就凭钱生,他这本子都当不了大官,也只能是坐坐当大官的美梦而已。
“你要借多少,我身上的银子并不多。”她不想借,转念一想,她借了银子可不就是打了她文珠的脸,她又答应了。
“不会太多,十两银子有吗?”文珠想了想,张嘴。她身上值钱的都没了,典当东西人家都不收,若不是为了给钱生买一个更好的官职,她也不会挺着肚子出门,让人笑话。
铃儿掏出钱袋给陶若,她接过去数了数,拿出两锭银子给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