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管家赫尔皮丽丝。第二次结婚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他曾经在著作中劝告别人不要和年轻的女子结婚,因为“她们在交媾时过于放肆”。除此之外,他把男女关系看作是自然规律:“这种生灵的结合,是必要的,否则两者都无法存在。”
思想体系
亚里士多德除了哲学著作外,还写了很多自然科学作品,其中的观点今天看当然已经过时。例如说山鸡是通过人和老鼠的呼吸,通过舔舐沙土而受孕。具有长期价值的无疑是亚里士多德的圆满实现哲学。根据这个理论,一切存在之物均追求其本原可能的发展,世界同样在追求实现自我和完善。对人来讲:他同样应该实现自我,也就是成为他本质早已注定的状态。问题只是,这一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那就是逻格斯,即理性和认知。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人存在的意义不是控制世界,而是认识世界。这也应该决定他的每日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只有不受盲目的激情左右,而受可见的逻格斯引导时,才是在道德上纯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不会自我毁灭。
亚里士多德的特色
最大的特色,就是亚里士多德很有说服力。也就是说,有关实现自我的论述,在今天这个“自我体验旅游”盛行和“我是一座燃烧的丛林”研讨会泛滥的时代里,甚至比古希腊更具有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中,人从根本上是善良的,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让其继续发展。这样的观点人们当然很愿意听。否则谁又自愿掏腰包,支付3000欧元去前往托斯卡纳参加“自我体验旅游”,如果他知道自己在这次旅行中将被看成是怪物或者一个无聊的泛泛之辈呢?
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
这位古希腊的思想家,对西方人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影响,整个中世纪都置于他的阴影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亚里士多德把追求完美最终看成和追求神圣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后半句划掉,那它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用。因为,要想生活幸福和充实,那就必须把我们所具有的可能性调动出来,并努力去加以转化。能不能取得成功,并不太重要。即使是对实现完美进行了认真的尝试,就已经在完美中前进了一步。如果在您的头脑里又出现了“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时候,请您不妨想一想这句话。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伊壁鸠鲁:怡然自得的人生
生平
伊壁鸠鲁的童年是在希腊的萨摩斯岛上度过的,后来当兵去了雅典,估计他在这里第一次和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大师们有了接触。另一方面,他也始终很重视思想上的独立性,也曾骂过一些哲学家是“没有教养的家伙”和“精神婊子”。伊壁鸠鲁更愿意接近普通人民,与很多妓女和奴隶交往甚多,并因此在统治阶级中树敌不少。再加上他把快感和有限的满足置于他的思想的核心,也被认为是“政治不纯”分子。其实,伊壁鸠鲁并不是一个放荡的公子哥。他在信中曾说,如果他“只依靠面包和水为生”,全身就会感到一阵轻松。还说,他会唾弃欢乐和豪华的生活,因为这常常给他带来麻烦。这位哲学家也并非在一次狂欢中死去,而是死于肾衰竭,享年71岁。
朋友
伊壁鸠鲁有很多朋友,即使在他死后,他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他的崇拜者中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如牛顿、加利略、霍布斯和卢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伊壁鸠鲁。
敌人
伊壁鸠鲁的敌人主要是像柏拉图和斯多噶派之类的知识分子。他们拒绝美学家和道德派,并把任何与百姓的接触都看成是对国家的破坏。人们污蔑伊壁鸠鲁是个花花公子,经常有青楼女子在他家中出没,误导年轻人去寻花问柳。也有人说,他每天都要呕吐两次,以便在胃中给美食腾出位置。这一切都是不属实的,但伊壁鸠鲁的追随者到了后来确实到处遭到驱逐。在克里特岛,甚至有人在他们身上涂抹蜂蜜,好让蜜蜂和蚂蚁把他们吃掉。
女人
伊壁鸠鲁的学校里也接受女性学员,这在当时是一个轰动,因而也引起了各式各样的猜测。但事实是,伊壁鸠鲁虽然被称为快感哲人,但他对爱和性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荒唐。因为对他来说,在这其中还有太多无法预料的出格行为:“爱情这种东西从来都没有带来过好处;只要它没有伤人,就应该很满足了。”
思想体系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里特一样,认为世界是无神的,只能用完全由自然结合而成的物质才能解释。伊壁鸠鲁虽然并不否定神灵本身,但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