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刻、直探人性底蕴的东西慢慢浮现。西班牙的现代历史与中国其实很像,她们都曾经辉煌强大,却在其它弱小对手迅速现代化的时候,因为政争、内战、外敌入侵而由盛转衰,也同样受到腐败官僚的荼毒。故事进行到中段,当主角终于接近胡立安的失踪谜底,我们看到了战火下的恐惧和痛苦,秘密警察的暴横,良善百姓被欺凌而束手无策,但是在苦难中仍然怀有希望。从胡立安到达尼的平行人生,也像是历史轨迹的延续,我们目睹巴塞罗纳城市的变化,望族的垮台和流亡,传统书商的逐渐雕零……
可是,在西班牙试图重拾往日荣光的时候,毁容的作家也重拾秃笔,凄绝的乱伦之恋造就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作儿子的已为人父,又要牵起稚子之手,走一遭遗忘书之墓。时移事往,物换星移,唯有阅读仍在……
归根究柢,《风之影》正是一则纪念巴塞罗纳、献给阅读艺术的情歌。故事结束于电视取代小说、成为主流大众娱乐的六零年代,萨丰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阅读的艺术正在缓慢地消逝中,因为看书是很私密的活动,一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内省能力,才能在书中观照自我…阅读需要全心全意投入,但是,这样的读者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正因如此,萨丰婉拒一切把《风之影》改编成电影的计划,甚至包括金奖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要让这个故事为阅读而生,永远以小说的形式存在。
离开了祖国,《风之影》在异乡的土地上表现也令人称绝。在2004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德国外交部长Joshka Fisher盛赞这是他此生所读过最精彩的一本小说。德文精装版上市一个月便大卖超过十万本,2005年平装版上市又立刻冲上排行榜冠军,至今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2004年,法国《焦点》评选出的十五本年度好书中,外国作家共有五本小说入选,其中《风之影》是唯一非英语系作品,同时也获得年度最佳翻译小说奖。在人口比台湾还少的荷兰,《风之影》狂卖15万册,意大利的销售也高达25万册。至今该书售出全球40余国版权,连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也不例外。欧洲已经为《风之影》引起的文学现象取了名字,就叫做“萨丰狂热”(Zafonmania)。
席卷欧洲之后,《风之影》还经历了英美市场最严苛的考验。美国是全球最重要、商机最惊人的出版市场,却也是最挑剔、最封闭的市场。美国读者以不看翻译书举世闻名,连使用相同语言的英国作者都不易打入美国书市,更何况西班牙的作家?德国书市那种各国翻译书百花齐放的盛景,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
但是2002年9月,兰登集团Doubleday的主编史考特?摩耶斯(Scott Moyers)以175000美金买下了北美版权,同年十一月,英国Orion出版集团下的Weidenfield & Nicolson以5万英镑买下英国版权,由著名诗人Robert Graves的女儿Lucia Graves执笔翻译。
2004年,《风之影》在《旧金山纪事报》排行榜蝉联41周,《洛杉矶时报》48周,大卖40万册,名列全美2005年度两百大畅销书,获得Borders和邦诺两大连锁书店体系的新人大奖,推理界的巴瑞奖、《黛莉丝奖、警察奖,甚至国际恐怖协会奖。
《华盛顿邮报》的资深书评家Michael Dirda难掩兴奋之情,常常直言自己平生最讨厌“这本书就像某某书加上某某书”如此过度简化的形容词,却忍不住形容《风之影》有如马奎斯的《百年孤寂》加上拜雅特的《迷情书踪》、艾可的《玫瑰的名字》、雷维特的《大仲马俱乐部》、波赫士的短篇小说和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称赞这是一部结合惊悚小说、历史小说、闹剧、存在主义推理和动人爱情故事的奇书。
英国的反应还要更热烈。或许因为地缘相近,或许因为文化浓度的相似性,这位深受狄更斯影响的西班牙小说家在英国掀起了另一股旋风。至今英国版的精装和平装合计销售超过65万册,居然超越美国的销量。不仅如此,Weidenfield & Nicolson还推出精装典藏版,内附数十张珍贵的巴塞隆纳黑白老照片,更能烘托时代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作者简介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Carlos Ruiz Zafon)
1964年生于巴塞隆纳,原任职于广告界,后赴美定居,目前在洛杉矶从事电影编剧以及文学创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