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页)
协道:“主公,我有个想法,可否把山阳城包成一个砖城?”
刘协:“夫人,你气魄好大哟。”
曹节:“我总觉得包成砖城好。你想,山阳土城,已有几百年历史,有的地方已经残破,若遇到大的山洪暴发,会被冲塌,修好砖城,便无此忧。再者,山阳地处邺城、长安、洛阳、许昌、谯城五都之间,客商来往不断,修好砖城更便招商,还有城中商家住户愿意捐资,都是想有个平安的居住环境,修好砖城,迎合民心。”
刘协:“这样一来,就会把你的所有积蓄花光,我于心不忍,再者,你哥哥若是怀疑我另有图谋,那就更麻烦了。”
曹节:“你考虑那么多干啥呢?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快乐。”
刘协:“那咱还得再去和王业商量。”
他们到了山阳国相府里,见了王业,说了修城之事,王业道:“开门修城,那还得修路,资金不够时,该怎么办?”
刘协:“若是资金不够,就以我的名义借债吧,以后用我的万户田税俸禄来偿还,直到还完为止。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王业又派主簿章文到督军府去请李固,共商修城之事。李固提出意见:“在下以为,尽管我们是自筹资金,也得向朝廷报告。
山阳公刘协点头表示赞同。
王业:“那就有劳将军回京向朝廷禀报吧。顺便还可以把你的夫人接来山阳。”
不久,修城的大工程,就开始施工。由章文任总指挥。
章文是个十分认真细心之人,把太行山上所采条石,垒墙基时都要求在一角刻上主管匠人的姓名,各地窑场所烧的汉砖,都要预先在装窑之前刻上窑名,以便确保不出豆腐渣工程。
章文设计新增四个城门,都建筑为四层门楼,门头匾额,由山阳公刘协用汉隶书丹刻在青石上。从西到东为:元和门、亨通门、利民门、贞安门。每个门匾上方,还各镶有一块造像石。元和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位大将,在马上拉弓搭箭,准备射击;亨通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各握一柄钢戟,赤膊奔驰向前;利民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挥动青龙偃月刀,待机斩杀;贞安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手执蛇矛,双目圆睁,口中好似喊出有震天之声。
刘协问章文:“造像石上所刻四位大将都是谁?”
章文:“不具姓名,没有确指,留给游人们去猜测吧。反正他们都是勇力过人,足以降服老虎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