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
楚曦玉自从亲自接掌兵权以来,最关注的就是龙傲池和龙家军的消息。龙傲池是与他一样年轻的统帅,为昭帝征战天下履历战功,留下那么多风光事迹,他无比羡慕无比崇敬。他以前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龙傲池那样的名将,率领楚国大军为父皇开疆拓土。然而楚帝近年一向主和,楚曦玉虽有军权,除了加强边防,日夜勤奋操练之外,竟毫无用武之地。
楚曦玉甩甩头暂时抛开纠结之事,朗声道:“曦玉久仰龙大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大皇子殿下在文武双全年轻有为,龙某亦是久仰。”龙傲池这番话不是客套,贤王关注楚国多年,她受其影响也很了解楚曦玉。
可惜这么出色的一位皇子,就是不得楚帝的喜爱,被常期支到边疆吃苦受累,立功不闻不问,但凡楚曦玉有了一丁点小错或是被下属牵连,楚帝就会下旨责罚严办。虽然未必是皮肉之痛,不过楚帝从不给楚曦玉留面子,顶着朝野压力就是不松口不册立太子。
龙傲池不相信这次楚帝肯派楚曦玉来昭国是转了性子。她怀疑另有阴谋诡计,楚帝把楚曦玉扔到风口浪尖上,暗地里可能会玩花样。
龙傲池假设过一种最坏的情况,楚国是想趁昭国刚刚经历几场大战兵将疲惫忙于收拾澜地残局的当口挑起战火。贤王当初在秘密协议中要求楚帝派储君来昭国,其实是提前防范这一手,要捏个人质,免得楚国背信弃义用兵偷袭。而楚帝若根本不在乎楚曦玉的性命,派他出使昭国,故意陷他于险境,就能找到各种借口对昭国出兵。退一步讲,楚国就算没胆量出兵,也能因楚曦玉的“伤亡”多向昭国讨些好处。
龙傲池觉得,楚曦玉成为牺牲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英雄惜英雄,龙傲池站在个人角度,哪怕有一天昭楚两国必须开战,她宁愿堂堂正正在战场上与楚曦玉一决高下,也不希望看着楚曦玉死于阴谋暗杀。
此时此地,龙傲池对楚曦玉的态度是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要防着他与澜国人有勾结,一方面还要确保他的人身安全。但是不管怎样她既然已经与楚曦玉碰面,就必须提高警惕,最好是能寸步不离看紧一些,不让他有与澜王有任何接触的机会。
思前想后龙傲池决定不改变大计划,今晚先将楚曦玉接入营中把酒言欢,最好是彻夜长谈稳住他,连哄带骗邀他明日一早就启程,随她北上回京,免得夜长梦多再生枝节。
————————————
看下面的作者留言。
25惺惺相惜(上)
龙傲池与楚曦玉并肩策马回到营中,立刻吩咐准备宴席。
席间两人推杯换盏,海阔天空畅谈,不经意间发现彼此竟有许多共同语言,尤其对于治军之道用兵之法,见解惊人相似。酒逢知己千杯少,加上龙傲池特意是想灌醉了楚曦玉方便看管,于是直到深夜,酒空菜尽,宴席这才结束。
楚曦玉本来为了赶路,三天三夜都在马上吃睡,身体相当疲惫,龙傲池热情招呼,又是难得知己,他一高兴不知不觉酒就喝多了。宴席结束之时,龙傲池亲自来扶他,他已头重脚轻站立不稳。
楚曦玉迷迷糊糊之中,听龙傲池用一种异常清越动人的声音说道:“殿下的随行人员现在还没有到,龙某军中普通帐篷太过简陋,如果殿下不嫌弃,就先在龙某的寝帐屈就一晚如何?若是殿下还未尽兴,你我促膝长谈,继续把酒言欢可好?”
不知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产生了幻觉,还是太久没有碰过女人,楚曦玉侧头望着近在咫尺的龙傲池的俊美容颜,嗅着对方散发的芬芳气息,耳畔回荡着那种暧昧的话,突然之间他的身心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
从来没有人,能如此畅快的与他交谈,谈的还都是彼此喜欢的问题。
从来没有人,能让他引为知己,能让他敬服,能让他朝思暮想,绕路奔波千里,只为早日一见。
一见之下,惺惺相惜。
然而一面已经是不够,他还想要更多能与之相处的时光。
龙傲池竟也邀他促膝长谈,把酒言欢,莫非还能抵足而眠?他不是喝醉了吧?他不是在梦中吧?
他忙不迭地回答:“曦玉怎会嫌弃大将军?你我再喝上一千杯,不醉不休。”
龙傲池看着楚曦玉满面通红目光涣散的样子,知他是彻底醉了,于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将他搀回自己的寝帐。
楚曦玉带来的那六名护卫,有几个尚清醒,跟了过来,却被龙傲池的亲卫笑脸拦住,劝去附近的帐篷安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