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间在此修建了气势不凡,富有民族特色的武岭门作为镇的标志。前门额上的“武岭”二字是前“监察院长”于右任老先生所书,后门额的“武岭”二字是他所写。他喜欢把溪口别名为“武岭”。也许他终身难忘,他是在南京被中共占领不久的4月26日下午,当中共三野七兵团二十二军逼近宁波、奉化一线声称要活捉他的危难时刻,才泣别母墓,带着儿子蒋经国爱孙爱伦匆匆离开故乡到达象山港,原“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扶着他登上早已停候在那里的“泰康号”兵舰。当“泰康号”起航时,他不由来到了后甲板上,望着舰后渐渐远去的家乡群山,心想,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归故里,眼里不由湿润了也许蒋介石不眠之夜用“魂牵武岭,梦系溪口”这八个字方可表达浓浓的乡愁了!
虽然章士钊成功地把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中,但台海并未因此风平浪静,5月15日金门、厦门之间又爆发激烈炮战,一直持续到22日。22日之所以国共双方停止炮战,是因为双方要对付南海上的突发事件:菲律宾在当日提出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29日北京、台湾不约而同地发表声明,指出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抗议菲律宾的无理要求。6月6日国民党海军舰队开始到南沙群岛巡弋。12日,台湾当局宣布派往南沙群岛巡弋的舰队在南沙群岛树碑、升旗。不久又派出了驻守部队。北京对凡是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事自然是默认的。
一次没有成功的国共谈判(2)
正因为台湾当局还能坚持民族大义,6月28日,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三次会议上,深情地再次向台湾呼吁:“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我们和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只要大家以民族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我们可以重新携手团结起来,我们相信我们久经忧患的伟大民族一定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商谈如果他们还有疑问的话,他们可以通过在大陆上的亲友得到解释,或者派人来大陆考察,我们保证他们来去自由”
三天后,时值7月1日,一位神秘人物风尘仆仆地从香港北上,出现在北京。这位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其实,曹聚仁这次北上,是他离开大陆到香港整整6个年头后第一次回来。他这次回来,早在周恩来6€?8讲话前,就作了商量与安排。
几乎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神秘人物,比曹聚仁早不了多少日子北上。这位神秘人物归来,导致了9年后的国民党2号人物李宗仁的落叶归根。这位神秘人物就是程思远。
程思远和曹聚仁两人北上之行都很突然,都带有神秘色彩。
曹聚仁当时集作家、教授、记者于一身,名噪海外。他是浙江省浦江县人,是旧中国颇负盛名的文人。他虽说是个做学问的,却与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有很深的交情。他是国民党元老章太炎的高足,还是鲁迅的朋友,著有《鲁迅评传》、《鲁迅年谱》等书。他在抗战时期担任中央通讯社记者,常到新四军战地采访,成为叶挺的上宾,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后来在赣南担任《正气日报》主笔、总编辑,与蒋经国成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当年蒋经国曾说:“知我者,曹公也。”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蒋经国派一位姓王的与曹聚仁联系,希望他到北京去一次,使曹聚仁成了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居中调解人。
曹聚仁回到大陆,即受到了中共的热情接待。7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颐和园宴请曹聚仁,陈毅、邵力子、张治中出席作陪。一见面,周恩来就热情地说:“我们欢迎曹先生回来看看,我代表党和政府欢迎你。”随后,大家叙旧谈新,气氛十分热烈。
谈话很快进入正题,曹聚仁就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询问周恩来:“你许诺的‘和平解放’的票面里有多少实际价值?”周恩来即答道:“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完全相符。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北伐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双方完全可以合作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
周恩来的话使曹聚仁深受鼓舞,他当即向周恩来表示:身为炎黄子孙,当为国共重开谈判尽力奔走,多做工作,决不推辞。
2个多月后,即10月3日,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