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了值得欢喜的变化。我还发现,妈妈、爸爸也想通了一些事,也开始学会享受生活了。家里新添置了DVD机、彩电、柜式空调。在家一个多星期里,我也没发现爸妈怎么不和谐。
我放心了,我可以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
回到北京,我没有同阿帆一起出去唱歌赚钱,我留在宿舍里看了大量的名片影剧,把对当演员的空白的兴趣给初步建立起来了。不至于对这项即将投身的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
我深深地懂得一些事儿。
()免费电子书下载
比如说,人,这一生最大的痛苦除了失业、下岗、失恋等之外,还有为了生活而去做没有丝毫兴趣的事。
我不想做自已不喜欢和不感兴趣的事。我的理想是将爱好兴趣建立在赖以生存的职业上。
我对电影真的投入了我的热情和激|情了。我发现我原来是那么的爱好电影这项事业。我甚至敢说,我对表演的兴趣超过了对于金钱的兴趣了。至少是同等的。
我力争学好表演知识和表演技巧,为我以后作一个成功的电影表演者而做好准备。
我的确学得很用心,也很努力。每项功课都受到老师的好评。
春色和夜色
第七章
我和阿帆在南京大学是在一个班,可在电影学院我们不在一个班。我们表演专业有四个班,我分在一班,阿帆在三班。一班在教学楼二楼,三班四楼。
在电影学院学习的第一年,我所在的表演专业的同学,有很多都渴望着早日接近荧屏,接近镁光灯,虽然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准接戏,比竟是规定,并非就无法通融。所以有几个漂亮的女生在学习期间接了戏,但戏份都不重,露脸的机会极少。
当然,我也有被某个导演相中去演某个主角的青年时期的角色,但我拒绝了。同许多同学一样,我也渴望着能早日走上荧屏和接近镁光灯。但我不想以浪费学习的好时机而为代价。
而且我认为,在还没有掌握了纯熟的表演知识就去接戏,是一种浮燥的行为。
毕竟,我的人生还长。我们还长的人生里,还有无数个机会在等待着做好充实准备的人。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想法有时候只是个想法而已,能够通过现实的检阅的又有几许?也就是说,我还是没能坚守住“不在学习期间接戏”想法的决心。
我是受了班上流行的“出名要趁早”的影响。而且,学习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班上就有超过百分之四十几的人已经开始接戏了。虽然在荧屏上都演些小角色露脸的机会也极有限,但总算是一次机会。而且还可以多些见识、培养一个好的台风出来,积累些艺术经验。总之,就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才能够更快地使自已成熟和成长起来。
我的心在这样的情形下,开始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第二年上学期。有一天,我对阿帆说:“我改变想法了?”
阿帆的心和眼都极具穿透力,我不说他也知道我改变的是什么想法。他说:“早就应当这样想的。”
我和阿帆又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一致:倘若机会降临的话,我们是决定不会放过走上荧屏接近镁光灯的机会的。哪怕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角色,一个群众演员,一个电影情节里的小太监小随从替死鬼或一个女人在外面发生一夜情的小白脸……
老实说,我和阿帆刚进校门不到三个月,就听到表演系的教授们开诚布公地当着全班人的面说,电影学院表演系尤其是表演专业,虽然毕业率非常高,但成名率却很小。一百个当中也难得出一个名人。
一年来,想到四年后由这所处处浸泡着梦的校园毕业后将何处何从、如何获取门路打通关系想办法演电影的问题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心底。
尤其是听到表演系教授亲口说出来的这些话。我和阿帆的悲观情绪由内及外的向外爬。我和阿帆就像掉进了一个圈套,掉进了一个洞口。
这话的确叫我心灰意冷。包括一向自信的阿帆也有些心灰意冷。
我想我也许死定了。但我并没有在阿帆面前表露出“我死定了”的死相出来。阿帆反倒越往后越脆弱,正好与我相反。我知道他是害怕他为考入电影学院付出的代价结果会是一场空。
但后来想,大不了回家。正像我父母早前让我读经济管理学那样,他们是给我预备了一条后路的。——我们家的那间成衣店,我父母一直会给我留着的。这样想,我的悲观得到了缓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