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第3/4 页)
部队,在卢植攻打箕关的时候,驻守各地的三万部队已经迅速向着卧虎城方向靠拢。接到紧急军令的辽东军,扔下一切辎重,以强行军的速度也赶到了卧虎城下,随即便接受了城内卧虎装备院配发的最顶级的装备,只把这群东北来的小伙们乐得合不拢嘴。原本驻守北方的定远军也紧急抽调出两万骑兵火速南下,由军长胡车儿亲自率领,如今距离卧虎城不过数百里之遥。
相对于卢植军进入晋国时遭受到的冷遇,无论是晋国百姓熟悉的卧虎军,还是有些陌生的辽东军,以及裹挟着北方草原上尚未融化的冰雪而来的定远军骑兵,他们在沿路上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为了不耽误保卫卧虎城的部队行军速度,沿路的老百姓早早地便准备好了鸡蛋、卤肉、白面馒头、凉开水和马匹食用的草料,只要看到大军来到,便井然有序地排在道路两旁,任由士兵们取用。有那胆大热血的年轻后生,竟然手持着一些简陋的武器,尾随在几路急行军的身后,等到抵达卧虎城下时,竟然汇聚了好几万人!
对于这些充满报国热血的青年后生,赵兴并没有给他们泼凉水,而是站在正阳门上对大家高声喊道:“从今天起,你们便是我赵国昌麾下的预备役部队了,所有人听命,立即入城接受卧虎训练团的强化训练!”
赵兴一语传来,城下的几万愣头青们欢声雷动,纷纷从平日里只有赵兴才可以进出的正阳门下涌进了卧虎城。
等到卢植带着大军赶到卧虎城外二十里处时,便看到了护卫在城外的卧虎军、辽东军和定远军已经列好了随时可以发动大兵团作战的阵型。
赵兴站在正阳城上,在他的身后站着徐晃、胡车儿、李进武、李进思、赵振邦、王路和马谡等人。赵兴一脸平静地说道:“卧虎城自建成以来,此前只有丁原手下的部队有幸靠近过城下。如今卢太傅率领九万大军远道而来,诸位且莫怠慢了。既然他已经下令了马革裹尸的决心,我们便成全了他……”
第291卷 第2325节:卢太傅破釜沉舟 (9)
赵兴说完话之后,便转头走下正阳门,回府中专心著书立说去了,至于卧虎城外会打成怎样一副昏天暗地的景象,他却提不起一丝的兴趣。有徐晃亲自坐镇指挥,卢植的九万大军又如何能够靠近得了卧虎城?就算能够靠近卧虎城,又如何能够冲破城头那无数火器的攻击?
赵兴一走,徐晃随即下令卧虎城将迎宾门和凯旋门同时打开,然后率领城上的几位将军一起施施然走了出去。徐晃出了城,但他身后的城门依然大开,似乎是在无声地向城内的百姓们保证:就算这两道城门大开着,朝廷的部队也休想越过晋国的部队冲进城里!
居住在卧虎城内的晋国百姓,也都是些不怕事、不怕死的主,既然平西王没有下达城禁的命令,那么他们便大摇大摆地也从城内走了出来,纷纷立于护城大军的身后,开始为晋国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卧虎城外卢植与徐晃的最后一战,实际上便是新生的晋国与腐朽的大汉进行一场决战。双方在兵力相若的情况下,毫无花俏地正面进行对决,输了的一方不仅会丢掉性命,更是向天下人宣示己方的彻底败亡。
第九四九章上阵还是父子兵
看到从卧虎城内涌出来的十数万百姓时,卢植终于明白了赵兴放开一条大道让他兵临卧虎城下的用意——赵兴是在告诉卢植如今谁才是得道多助,谁又是失道寡助!
卢植对于赵兴在卧虎城外排出八万大军的阵型“迎接”自己,感到非常的满意。这就像两个相同级别的高手,虽然明知道是要以命相搏,但必须要给对手以对等的尊重,才显得出风度来。
既然刀枪早已擦亮,战马已在嘶鸣,远处的晋国“观众们”更是热情高涨,那就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大战吧!
身处中军位置的卢植,对身边的副帅,也是多年的老搭档宗员说道:“此次北征,却是将你也连累进来。片刻后便是两军对决之时,这一仗吾亲为先锋,一旦吾兵败身死,君不必随之,可令余下的将士就地投降,赵国昌从不杀俘,这次也会善待君和洛阳子弟。”
宗员听完卢植这番话,泪水夺目而出,但却没有表示反对,因为他知道这是亦师亦父的太傅大人留下的遗言。虽然宗员很像随着卢植一起战死沙场,但他还需要对战败的兄弟们着想。
遥遥相对的晋国中军大营内,此时的氛围却明显没有卢植军中那么压抑沉闷,只见主帅徐晃正跟大侄子赵振邦叨咕着什么。
趁着其他将领忙着调度之际,徐晃小声对赵振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