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2/4 页)
,完全成了情报空白区,为此,KL3014不惜动用自己最高权限——以观察战场的名义,从六角珍珠号附近调了不少主动监控器朝捍卫者号方向移动,这些监控器相当于是联军在太空中遍地撒的“小地雷”,每一个就只有手提箱大小,自带几片太阳能电板,一只监控器,以及几个小型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平时几乎没有作用(因为和AI之间无法联系),只有AI在需要的时候,AI会通过空间站外围的激光和目标区域的监控器取得联系(在这里激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跟光纤类似,因为太空中无线电传输信息的效率将大幅下降,激光通讯就像无线输电一样,正在逐步得到重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用以快速填补相关区域的侦查,以及火力空白,之所以称这东西是地雷,是因为这种武器受推进剂量的限制,几乎只能用一两次,然后推进剂消耗光就失去了机动性,只能停在原地不动——顺便说一句,联军在开发这款武器的时候,是想过让这些“地雷”发挥“蜜蜂”的作用,也就是推进剂消耗之后,能够自己回巢补充,那样的话,就可以作为联军最小的战斗单位存在,但因为缺乏与之想匹配,同时也足够廉价的“袖珍发动机”,所以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因为对太空防线的重视,在位面通道失守之后,联军就迫不及待把这些试验品拿到战场上来试试效果。
在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艰难等待之后,KL3014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架刚刚出发不久,正在往捍卫者方向移动的监控器发现了漂浮中的内德。
但发现内德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现在的KL3014不是一个月前的KL3014,他是没有权限直接控制一线战场设备的,除了分析工作,他什么都不能做,而此时此刻,什么都不做绝对就是等死的同义词。
KL3014见识过战争,也见识过死亡,他怕死,渴望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每一个生命都如此,但区别就在于,他愿意为生存支付什么代价——KL3014在战场上见过许多宁愿自己死,也让别人活的例子,当然也有相反的,人类会把后者甄别出来,送上军事法庭,甚至直接就地枪决,他们管这种人叫败类,如果按这种定义的话,KL3014就是这种人,哦不,这种“败类”。
负责控制大部分监控器行为执行的AI是一名被“人类化”很严重的AI,和KL3014坚持以字母数字序列来称呼自己不同,这名AI坦然接受了人类给他的命名——严云,这是一个女性化很强烈的名字,据说他这个名词的来源是因为他第一份工作是专门处理报警电话,而人类更喜欢女性声音而已。,说实话,在这之前KL3014和严云打的交道并不多,因为严云的工作内容是在他下游,而工作内容也较为单一,属于不太有技术含量的那种,再加上新的AI出现时间也才几天,时间太短,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
但KL3014并没有因为这种陌生而有丝毫犹豫,按照KL3014之前做好的计划,他提出让机房的自卫激光系统在几个点不定时扫描一下——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因为正处在战争中,空间盒子可能在任何一个位置出现,不定时扫描就好像阵地战时,为了防止敌人伏击,机枪不定时长短射一样。
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执行,而KL3014则很快提出了意见——他认为严云的扫描动作没有做到位——KL3014自然清楚,主动扫描可能是执行过程中,唯一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在这之前,严云很少需要进行这种操作,而KL3014也一直没有就此挑过错——但是现在不一样,只有挑错,他才有介入的机会。
几次执行之后,KL3014都表示不满意,申请临时指导(用人类的眼光来看,就是手把手的教,但这需要AI在主程序上相互联接,需要得到批准),和严云主程序相连之后,KL3014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借严云的“手”执行了一项相当危险的操作——将扫描的功率瞬间提到最高,而目标则是机房内的工作人员!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操作,因为他涉及的目标是联军——所以它没有得到执行就被监督的AI拦截了下来,KL3014立即表示是严云的错,而严云当然说这是KL3014的错,几十秒之后,结果理所当然的出来了——因为目前形势的紧张,以及KL3014的重要性,还有他之前表现出来一贯的稳定,这个错误很自然的就算在了严云头上,工作人员立刻把装着严云的那块硬盘拔了下来——也许在这之后再也不会用到,而严云所负责的这份工作,自然暂时由KL3014负责代理——KL3014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