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1/4 页)
员ズ茸阒�笕���⒘礁鍪背郊绦�舷隆�
饭饱之后,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城外搭建起来的临时营帐连绵不绝的蜿蜒到了数里之外的河畔,天上的繁星从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闪露着身影,与地上的篝火相互辉映,连成了一片灿烂的光点。所有的士卒被喝令入帐歇息,待半夜醒来,还要继续行军。倒是吴三桂无法入眠,便披了蟒袍,自帅帐中出来,带着门口的几个亲兵巡营。
绿油油的平地上暴露出一层褐黑色的泥块,踩在靴下发出微微的嘎吱声,吴三桂在帐篷群中穿行而过,负着手不断思索着定北军可能的动向。
吴三桂自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以来,倚仗着关宁铁骑,横扫中原,到了云贵,却屡屡被李定国击败,若不是李定国寡不敌众,又要掩护永历入缅。吴军能够坐守云贵还是一个问题。
如今的吴三桂羽翼丰满,兵多将广,仓库中堆积的粮饷更是不计其数。可是李定国亦是有了根据地,有了粮饷的补充,有了可征募的兵源,真到了决战的关头,吴三桂却没有十足地把握。
“王爷,这驰道倒是建的精致。也不知是用来做什么?若是骑乘快马,要这么平整的驰道做什么?这些缅人真是匪夷所思。”一个心腹亲兵在后轻声道。
班塞城外便是一条笔直的驰道通往南方。约莫有一丈宽,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材料,路面光滑整洁,就算是昆明城中青砖铺垫的道路也比它差之甚远。亲兵的话虽然低,可是在这寂静的夜中却传入了吴三桂地耳中,吴三桂双眸一闪,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又迷茫起来,自顾自的摇摇头道:“不对,海都城就算是征调所有战马,最多也不过三千匹。三千地骑兵就算是沿着这样的驰道从海都驰援缅北。恐怕也于事无补。”
“或许是本王多虑了。”吴三桂不自觉地自嘲似地笑笑。大声道:“回营歇息吧。再过两个时辰喊本王醒来。继续行
修整之后。吴军继续南下。沿着驰道向打洛城进发。清晨地浓雾还未散去。几乎毫无防备地打洛城攻破。吴三桂估计班塞城攻破之后李定国已得知了前线地战报。时间就是决定胜负地关键。除了留守了一部分士兵在打洛驻守之后。吴三桂连忙催促大军继续向南进发。一日之间。竟攻破了三、四个城池。
这个时候。吴三桂感觉到不对了。浩浩荡荡地数万大军一路南下。所破地城池居然没有任何防备。至今为止。除了一部分协助守城地民团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定北军出没。
定北军在哪里?李定国在哪里?吴三桂背脊生出一股寒意。他太了解这个对手了。每次与李定国交战时。你永远都找不到他。犹如黑夜中地刺客。在匕首地寒芒切入你脖下肌肤地那一刻。你永远猜不透他地位置。料想不到他地行踪。
难道昆明城中有明军地细作?宣誓出兵地那一刻起。细作就已经飞快地将战报传到了缅北?吴三桂立即醒悟过来。他原本还想打定北军一个措手不及。逼迫李定国决战。想不到城中竟有内鬼。原本有内鬼也没什么。内鬼得到消息地那一刻。自己地大军也已出动。西南多山。不适合快马飞驰。内鬼就算是抢先传送情报。恐怕情报送到李定国手中地那一刻。大军已经攻入缅北了。李定国能够如此快速地得到情报。到底用地是什么法子?
“是信鸽。”吴三桂懊恼地拍了拍光溜溜地额头。突然醒悟过来。他千算万算。竟算漏了这一条。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已经来了,这场仗吴三桂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懊恼之余的吴三桂立即冷静下来,既然突袭不能奏效,那么只能步步为营,避免孤军深入了。
在新占据的喀伦城,吴三桂下令全军在城中修整,一面派出大量的斥候向四面八方打探。
“元让的大军入缅了吗?”吴三桂托着下巴,在喀伦城的衙门大堂里不断的观测着地图,身后是几名脸色凝重的将军。
“禀告王爷,元让明日便可到达这里。”
吴三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手指着地图喀伦城所在的方向道:“此城两面环山,正是进入缅中的唯一通道,元让明日若能抵达,便让他率所部为先锋,本王在喀伦居中策应,本王不信,李定国不出来。”
吴三桂在短暂的部署之后,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计划,就是让元让所带的一万人为前锋开道,把李定国给钓出来,只要元让受到攻击,那么自己便可迅速发兵驰援,一举歼灭定北军。
如果李定国不出来也不打紧,那就让元让的一万大军四处攻略缅北各城,整个缅北都丢了,看李定国拿什么去向新始帝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