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察、接受革命考验的对象。当时,北平社会各届、各大学有许多革命的仁人志士纷纷离开北平,回到各自家乡或是奔赴革命最火热的地方发起、组织和参加工农革命运动,成为各地革命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或是有影响力的革命者。余妤经过反复思考,虽然地下党的负责人劝她就留在北平工作,北平也需要更多的革命者,她觉得家乡的革命运动还比较落后,更需要像她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见过更多世面的知识青年投身革命,同时,她也知道董依是家乡革命运动的领路人,她一直很佩服董依,她觉得非常有必要回到家乡支持董依,跟她一起战斗,直接在革命斗争最艰苦、最残酷、最激烈的一线进行战斗,更能干出轰轰烈烈的革命业绩,她毅然下定决心,回到家乡,与广大的工农革命者融汇成浩浩的革命海河。她遗憾的是,她在北平所接触的地下党组织中没能将她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知道,我离党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会更加努力革命,更加努力战斗,跟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作殊死的斗争,以我的实际行动赢得党组织对我的认同!”她表示,回到家乡后,她会更加努力的向党组织靠拢,早点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
地下党负责人同意了她的请求,依依不舍送她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
她在回到家乡之前也写信征求了父亲余作仁的意见,余作仁听说宝贝女儿要回到家乡投身工农革命运动,吓得半死不活。连夜动身,赶往北平,几番周折,与在大学里的女儿见了面,哭着请她不要回到家乡,请她就留在北平,在北平参加任何形式的革命活动,父亲都不会反对,千万千万不能回到家乡。余作仁说:“女儿啊,我送你出来,就是想让你离开那个是非之地,让你有一个好出处。在北平,大地方,你想咋革命就咋革命,怎么说来条件都比在家乡闹革命要好。在家乡闹革命,成天躲在山里,吃没吃的,住没住的,虫咬蚊叮,官兵追打土匪骚扰,不被打死就被拖死,一个女儿家的,父亲怎么能忍心让你吃那样的苦头?不如把为父给杀了吧!再说,远离家乡,远里乡里乡亲的闹革命,不会让人记仇,在家乡闹革命,会得罪多少人啊,你一个人不得安宁,我们亲戚六转满门都不会安宁啊!好女儿,为父求求你了!”
余妤心痛。但是,既然作出了决定,她不会改变。不过她没有当面伤父亲的心,她佯装答应父亲,让父亲安心地先回去了。
余妤回到家乡,没有回到家里,也没有让家里知道,而是通过镇长黄志棋跟董依取得联系,直接到了驻扎在山里的红军风荷塘支队。董依万分欢迎余妤这个好姐妹回来参加革命,和孙逸刚、朱泰安及部分营长、连长参加,举行了小小的欢迎仪式,安排她到三大队任副大队长,配合朱泰安工作。
但是余妤没有想到的是,回来不久就参加了规模庞大的红军风荷塘支队发动的暴动。更没有想到,工农革命运动一线的斗争这么惨烈。
红军风荷塘支队发动暴动在民众的支持下很快占领了风荷塘镇,她感到无比兴奋,觉得选择回到家乡参加革命斗争的路非常对,但是敌人很快来了个疯狂的反扑,强敌压境,弹丸之地的风荷塘镇怎么能挡得住如洪水疯狂倾泄的敌人 ?'…87book'她接到了命令,率三大队突围,确保朱泰安的安全,突围出去后到野鸡林汇合。她请示尚能说话的朱泰安,怎么办?朱泰安知道这个副大队长还是一个学生,虽然有参加学运的经验,但是枪林弹雨跟学运是两码事。朱泰安本来不想连累战士们,让战士们扔下一条枪一棵手榴弹就行了,想到余妤一点战斗经验都没有,怕她带不好队伍,还是同意了余妤提议抬着他突围的意见。跟着队伍走,好指挥队伍突围出去。
三大队在余妤(实际上是朱泰安的指挥)指挥下选择了从西北方向突围,朱泰安把三大队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路,第二部分左路,第三部分右路,呈三角阵形,互为倚角。当中路遇到强敌时,左、右两路迅速上前,从左右两侧袭击敌人。当左路或是右路遇到强敌时,中路或左或右两边侧应。这一遭果然凑效,敌人虽然兵多武器占优势,但都是一窝蜂的猛攻,对朱泰安左中右的相互穿梭的攻击忙于招架,三大队的突围比较顺利,伤亡也不是很大。
还有一点对三大队突围有利的形势,围困三大队的是张拓朴率的东线七师,刘九龄因为贪功先率了一个营到风荷塘池去追击董依去了,一心想捉住董依领头功,要说东线七师反共最凶的是加强团的刘九龄,此时没有刘九龄直接参加指挥东线七师加强团,东线七师的整个层面的攻击就软多了,很多时候,敌我双方尽量都避免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