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秀才,我看可能是僰人!我小时候听老辈人说起过,好像从云南迁徙过一批异族人,为了躲避朝廷的血洗,逃难至此隐匿下来。
僰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云贵地区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朝廷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
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很大。当时在近千僰人的山寨中,有大多数选择向朝廷投降。而其他的则迁徙他乡,从此隐居起来。
难道这里就是隐居的僰人古部落遗址?
或是这里还生活着僰人的后裔?
这些棺材是怎样放上去的?
里面葬的是什么人?
死者是什么民族?
为何葬法与辰州、永顺府其他地方不一样?
田古道一连问了几个为什么。
其实田古道的疑惑也正是我想知道的。
不过,我与田古道没有争论出个所以然。
“这里是不是僰人并不重要,还是留给搞古物堪考的慢慢考究吧,我们是赶尸的,不管这事。”
我再次环视四周,只见这里山势险峻,当地人依断壁悬崖,筑为营盘村寨,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受田古道关于这里是僰人隐居地的暗示,远眺群山,依稀可以想见昔日刀光剑影的景象。据此地利修筑防御工事,纵有千军万马,想要攻将上来,亦非易事。
“注意一下周围的情况,我怎么感觉这里怪怪的,不会出什么古怪吧?”
此时,鬼崽妖再次发出怪异的叫声。
“不好,有鬼!”
田古道突然惊叫一声。
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山岩的峭壁间,一具悬棺处,有人影时隐时现。
鬼是人死之后的灵魂,正常死亡的就不会出来作祟,只有那些死得不“干净”的,才会成为邪鬼。比如在苗人看来,比如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毙者,就叫作死得不“干净”,而这样的死者是不能与祖坟一起下葬的。即使是正常死亡,安葬前,家人也必须请法师施法,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请法师给亡人开路,否则亡者到不了祖先住地,不能与祖先同居。法师要历数死者一生的事迹,然后再指引死者走过三十二段荆棘丛生的路,亡魂方能回到祖先聚居之地。
“师兄,难道是那悬棺里的僵尸出来觅食?”
“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僵尸一般再晚上活动,现在还是早晨,怎么会有僵尸出没?”
“也有僵尸不怕阳光的。我爷爷就讲过关于僵尸的故事……”
僵尸的故事,在辰州等地并不稀奇,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有这么一个——大致是说清朝初年,有一个靠山的小村落,村中一个无赖因盗墓而中尸毒,后虽被一老人救回,但因再度做不当的事,被全村的人打了一顿,再丢在后山草丛中让他自生自灭。过了几天,他再来求救,但这次没人愿意帮他。村民们将他打他一顿,然后绑在树上,虽有人出言劝阻,但无人理会。最后他死在树上,晚上村民想将之安葬,但发现尸首不见。最后他回来杀了全村,村民因被咬而一个一个变为僵尸,一些及时离开的村民在早上回村探望时也惨成僵尸。
“奶奶个泡菜,难道真的遇到僵尸了?”田古道骂了起来。
“我看这里风水独特,如果悬崖峭壁上的悬棺里的死尸久葬不腐,又加上这里环境幽静,是很好的养尸之地。一个尸体放在暗处有精力或接近生命的地方,这尸体就会吸收精力,或者是吸收了阳气,借人生气而尸变。尸体入葬即使过百年,肌肉毛发也不会腐坏,这时尸体的毛发、指甲会继续生长,从而变成僵尸。”
如果发现了僵尸要近早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僵尸在经逛形之后成为无思考、没有自制力,只会杀人饮血的活死人。
“快看,刚才那影子进入棺材里面了!”田古道惊呼,却不敢大声。
“莫非是僵尸觅食后,见晨光出来,便返回棺材休养去了?”
“肯定是的!僵尸一般都是晚上出来,天亮之前消失……”
“我们得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别这些僵尸纠缠,又要应付,费时费力的。”
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