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八月,宣武军奏破郾城20000淮西兵,杀2000多人,俘虏1000多人。 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奏破成德兵于南宫,杀2000多人。昭义节度使郗士美引精兵压成德恒州附近,大破王承宗军于柏乡,杀1000多人,随后把柏乡围了个里外三层。
九月;李光颜、乌重胤奏克吴元济陵云栅。
十一月,李文通奏败淮西兵于固始,斩首1000多人。
十二月,袁滋到唐州后,拥兵却不进攻淮西军。吴元济围困新兴栅,袁滋鄙恭请求吴元济撤兵。之后,吴元济就不防备唐州的军队。朝廷知道后,免去彰义节度、申光蔡唐随邓观察使袁滋的职务,以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
李愬 (生卒于公元773…821年),字元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名将李晟的儿子。素有谋略,善于骑马射箭。李愬从小很慈孝,父亲死后,十五个兄弟中,只有他和哥哥李宪两人坚持为父亲守墓三年,被皇帝劝回后,隔天又跑回去守墓。李愬之前担任的太子詹事(古代掌太子家中之事的官名)的职务。在西路军大败之后,临时被起用为西路军统帅,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唐州士兵因为打了几年的仗,而且几乎都是败仗,所以都害怕打仗,连一点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都没有了。听说李愬要来,将士们都很担忧,背后纷纷议论。
一位年老的士兵说:“这新官上任,肯定又要打仗了,我们以后要多锻炼锻炼,跑得快点,要不然就得缺胳膊少腿了”。
另一个正值壮年的士兵说:“李愬一点名气都没有,也没听说他会打仗呀”?
年轻一点的士兵马上附和道:“是呀,是呀,而且听说他以前是文官,那不会来瞎指挥吧?”
众人闲扯牢骚了一阵,个个满怀心事地散了。
李愬工于谋略,敢于冒险,上任之前就有了偷袭蔡州想法,所以到唐州上任之后,为了麻痹吴元济,就把地方官员都招来开会,然后说:“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没有什么本事,朝廷派我来的原因,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打吴元济,因为我不懂军事,所以不是我分内的事情。”
当时唐州有很多吴元济的间谍,李愬每天吃几碗饭,拉几泡屎,吴元济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话自然也传到吴元济那里。吴元济因为刚把西路唐军打得屁滚尿流,正得意洋洋,每天起来都忍不住要哼几句,本来就知道李愬没名气,又听李愬说自己不懂得打仗,更不把防备西路唐军的事放在心上了。
之后,李愬一点也不提打淮西的事。因为刚打了败仗,唐州城里有很多生病和受伤的士兵。李愬为了稳定军心,一家一家上门慰问,一点当官架子也没有,将士们都很感动。
二月初,李愬开始谋划袭击蔡州的作战方案,请求增兵。宪宗下诏从昭义(今山西长治)、河中(今山西永济西)、鄜坊(今陕西黄陵)三地调步骑2000人马给他。
二月初七,李愬的十将(李愬最亲信得力的十个猛将,统称山河十将)马少良带领十几个骑兵在边境上巡逻的时候,正好遇上吴元济的捉生虞候(捉生,是捉俘虏的意思。捉生虞候,带兵侦察敌情的小官)丁士良。丁士良武艺高强,素来自负,这次落单被官军包围也是毫不畏惧,欣然应战。只是这一次不免阴沟里翻了船,马少良更加骁勇好斗,打了几十个回合竟然将丁士良生擒活捉。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猛将,经常带兵在唐、邓二州东边偷袭掉单的官兵,将士们平时对他又是畏惧又是愤恨,这次好不容易把他活捉,众将士都说:“只有把丁士良的心挖出来,才能解我们的心头之恨”。李愬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于是李愬让士卒将五花大绑的丁士良押到军帐前审问。李愬问道:“你平日作恶多端,现在我们打算把你开膛破肚,千刀万剐,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丁士良毫无惧色,说:“要杀就杀,悉听尊便,啰嗦什么!”
李愬听他这样说,不禁感叹道:“真英雄啊!”命令左右给丁士良松绑。
然后李愬好言询问:“你也是朝廷的子民,为什么要跟着吴元济造反呀?”
丁士良回道:“我原来不是淮西人,以前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当兵,在与吴军作战的时候,被他们俘虏,自认为会被杀死。没想到,吴少阳亲自释放了我,因此我将吴少阳当作再生父母,之后便竭尽全力为吴家父子卖命。昨天,我知道我干了很多对不起唐州百姓的事,所以拼死想逃回去,没想到还是被你们活捉了。本来以为会死得很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