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即故太子真金)入侍宫禁。
时世祖尚在,痛爱曾孙,特赐宫女郭氏侍奉顺宗。
郭氏生子阿木哥顺宗以郭氏出身微贱,虽是生了个儿子,究竟不便立为正室,乃另娶弘吉剌氏为妃,便是武宗、仁宗的生母,颐养兴圣宫中、恣情娱乐的皇太后。
仁宗被徙怀州,阿木哥亦出居高丽,至武宗时遥封魏王。
到了延?四年,忽有术士赵子玉好谈谶纬,与王府司马脱不台往来,私下通信说是阿木哥名应图谶,将来应为皇帝。
脱不台信以为真,潜蓄粮饷,兼备兵器,一面约子玉为内应,遂偕阿木哥率兵,自高丽航海,通道关东,直至利津县地面。
遇着探报,说子玉等在京事泄,已经伏法。
于是脱不台等慌忙东逃,仍回高丽去了。
仁宗因两次变乱都从骨肉起衅,不禁忆起铁木迭儿的密陈,还道他能先机料事,思患预防,幸先立皇子,方得臣民倾响。
平定内讧,事后论功,应推铁木迭儿居前,因此起用的意思又复发生。
这铁木迭儿虽去相位,仍居京邸,时与兴圣宫得宠者时通消息。
仁宗或在宫中谈及铁木迭儿的见识,这班得宠的旧党。
大家称赞铁木迭儿的能干,请仁宗仍起用为太师。
仁宗尚未便应。
偏这位多情的皇太后又出来大为帮忙,传旨仁宗令起用铁木迭儿为右相。
仁宗含糊答应,暗想若再用铁木迭儿为右相,台臣必群起而攻,不如用为太子太师,省得台臣侧目。
主意已定,即下诏任他作太师。
将将诏下一日,便有御史中丞赵世延呈上奏章,内呈铁木迭儿从前的种种劣迹约数十起。
仁宗不待览毕,便将原奏搁起。
又过了数日,台臣陆续上表反对此举。
仁宗一一览奏,都是说铁木迭儿以前的大过,不宜辅导东宫,便惹起烦恼,索性将数十本奏章一并付于字纸簏内。
适案上有佛经数卷,遂顺手取阅展览了好一会,觉得人生在世,不外生老病死四字,所以我佛如来厌红尘龌龊,入山修道。
朕名为人主,一日万机,尚弄得食不能安,寐不能,即用一个大臣也是这样的为难,做人主有什么趣味?不如设个良法,做个逍遥自在的闲人罢!想了一会,便有什么主意似地默默入宫去了。
再说这佛经是什么地方来的呢?原来这金字佛经,就是《维摩经》。
仁宗尝令番僧缮写作御览,共糜金三千余两。
此时已经缮就,仁宗置于案侧,以便随时取览。
故引起了仁宗厌世之心,自思前朝代有太上皇之名,不如乘此时将位传于太子,自己居太上皇逍遥自在有何不可?当即将此意饬知台臣,约于明年正月禅位于太子。
群臣得悉,大以为不然。
右司郎中月鲁帖木儿上表劝道:“前朝唐玄宗、宋徽宗均袭此制,结果都未得着好处。方今陛下正当力壮,慎勿徒羡太上皇虚名,恐失民望。”仁宗方才醒悟,便打消此意。
后勤修政治把佛经置之高阁,这也可算是有果断的了。
此时有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令作佛事,今将全宁府重囚二十七人释出,为仁宗所闻,怫然不悦,传旨道:“信佛释囚,是历年的弊政若长此不除,贻误国家殊甚。”即令索追囚徒还狱,并逮问全宁府官守等等。
以后才未见释囚之举了。
唯人事不齐,天数有定。
仁宗自受了一番冷淡后,虽是照常秉政,却精神已不如从前,郁郁月余,便一病不起了。
后事如何,待下回续述。
。。。
 ;。。。 ; ;
第五十回 矢志不从节妇刺面 欺心谋害恶奴出首
却说仁宗因二王之乱,悲感人世苍凉,郁郁于怀,病卧龙榻,台臣均上疏问安,月余不愈,反一天一天地加重起来。
太子硕德八剌颇贤明仁孝,见父皇染疴不痊,心中怏怏不乐。
至夜步出庭中,叫宫婢摆设香案,沐浴净身,虔诚祷告上天,祝道:“至尊以仁慈御天下,庶续顺成,四海清晏,今天降大厉不如罚及我身,使至尊长为民主,幸蒙昭鉴。”拜祝已毕,又到寝宫问安。
如此数昼夜,仁宗的病,反日日大剧。
即传旨宣台臣等入宫,告以上谕,不过勉励一回。
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