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1/4 页)
时对他一见钟情,已经到了适嫁之龄的她,知道李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拒绝了京城好多人家的求亲,执意要等上李让三年。
三年间,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居然撤去环瑱,日日穿白茹素,夜夜诵读往生佛经,比李静这个亲生的,还要尽心守孝。
因此,李让守孝期满,孙家派人来提亲时,眼神都是绿的。大有李家要是不答应,就要诅咒李家全家的气势。
李静以为,她会见到一个多么执拗叛逆的女子,可是,李让新婚第二天,她却在李家的餐桌上见到了一个小鸟依人,温婉可人的姑娘。晏夫人要年轻十岁,大概也就是她这个样子。
李静本来无意充当他们新婚燕尔之间的电灯泡,可是,三日归宁之时,她的这位新嫂嫂,却执意拉着李静与他们同行。
原来,她这位新嫂嫂不仅气质上与晏夫人相似,两家还是姻亲,晏夫人是她的表姐。而她的新嫂嫂,显然从晏夫人那里听了不少关于李静的事迹,对李静抱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孙冉不同于外在的热情与旺盛精力,李静招架不下,只有被牵着走的份。
拜访了孙家,又去刘禅家里、晏家转了一圈,年关已近。
这一年,李静第一次在李家本家过了年。
由于对一切毫不知情的孙冉的加入,这一年过得还算活泼祥和。
只是,热闹过后,回到房间的李静,却是满心寂寥。
自从知道了朱说生父为他取得名字是范仲淹,她已经疏远了他近一年的时间。
李静本来对范仲淹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可是,耐不住他是李娜心心念念的崇拜倾慕的人,以前,她从来没有在意过。可是,收到那封信开始,李静尽管很希望不过是同名同姓,可是,她还是很不应景的想起了,李娜说过那位范大人上书复姓的事;不仅如此,她还想到了那位大人画粥而食、闻鸡起舞、闻皇帝过而不出门观望的种种轶事。
而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虽是夸张了些,却又有很多就赢在了朱说身上。而且,李静还后知后觉的想起,她就是画粥而食的故事中那个被拒绝的友人的角色。
她是喜欢朱说,恋慕着朱说。但是,她一时真的没有办法把朱说跟那位“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大人连在一起,那位大人的形象太高大了,高不可攀。
所以,范仲淹的来信,她也不回;他让她去亳州看他,她更是当做没有看到。
初始,范仲淹信件写得还勤,越来间隔越疏,而上一封书信,已是月前收到的了。
拨弄着琴弦发泄着翻飞的情绪,在安静的夜里,李静的眼泪无声滑落,终于,他们之间,就要这样断了。
曾经相约相守一生的人,由于她单方面的刻意疏离,从此,就要成为陌路了。
琴弦绷断,李静也终于忍不住掩住口鼻,呜咽出声。
大年初一,顶着红红的眼圈出现在大厅的李静,却被厅中格外诡异气氛弄得讶然。
本来应该准备好去祠堂祭拜祖先的一家人,居然都滞留在客厅中,屏息而坐。连她那个前夜吵闹不休的小侄子,这一刻,也站在他母亲身边,安安静静的盯着大厅中央。
()免费电子书下载
李静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把视线聚焦在客厅中央。
她没有看错,大年初一一大早,出现在她家客厅的,是备足了三媒六礼的范仲淹。
连见到朝中一品大员都挺胸而立的范仲淹,此刻,却跪在李家冰凉的地板上,接受李家上下大小的目光巡礼。
看着范仲淹布满血丝的眼白,李静不怀疑,他昨夜甚至可能之前好多个夜晚,都没有睡过安稳觉了。
在她以为两人之间已经断了的时候,范仲淹却出现在了她家的客厅,跪求她的父亲把她下嫁于他。
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李静瞥见媒婆送来的生辰八字上那让她敬而远之的三个字,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连接内室门口的异动,厅中众人,包括范仲淹,包括李寂,自然都看到了。
李寂本来就在犹豫,见李静退回去了,也没有刻意为难跪在堂下的人。只说他们要去祠堂祭祖,这位公子请自便。
言下之意,就是送客了。
可是,知道李家最后一个人离开客厅,范仲淹还端正的跪在那里。
一直到天黑,一整天滴水未进的范仲淹,一直跪在那里。
李静没有说话,李寂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