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李让虽然从私心里偏袒李静,但是,作为一个谦谦君子,他在对待学问上,可是没有丝毫的偏私,虽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易》、《礼》的方式,但是,跳脱这个时代伦理观的,而且,像李静那样有时干脆跳脱文字本身去谈她自己的哲学理念的发言方式,李让从学术的角度,没有丝毫商量余地的不勾同于她。
被李让或驳斥或回避的次数多了,李静那本来只凭着一股意气积攒起来的向学之心,也慢慢的七零八落了。
面对学问本身退缩,在李静,两世以来,还是第一次;但是,没有办法,就像有些人不喜欢物理,有些人极厌恶化学一样,李静对这个时代那种社会风气整体上的高高在上的对于典籍的解说,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
腊月初八这一天,再次被李让和摩西两人无视之后,李静最终决定,放弃进学之心,甘心做这个时代的一个只识句读不辨疑惑的半文盲了。
李静在说出不再跟李让学习的话语时,不管是摩西还是李让,两个人都有些反应不能。
在两人有志一同的灼灼目光的逼视下,李静觉得,任何撒谎借口都是罪过。所以,她挠了挠后脑勺,神色赧然的解释道:“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些典籍阐述的学说,虽然努力让自己尝试接受了,可是,还是觉得自己以前习得的学说更好一些。所以,以后除了诗词话本,我不会再看别的书了。”
对于李静放弃学习,李让松了一口气之余,又有些失落,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李让一直觉得,李静既然被当做男孩儿将养了,还是多学些知识比较好。这样,以后找到一个情投意合、心意相通的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比较高。
但是,李静那不知道从哪里习得的理念,着实与他想要教授给李静的相去甚远,李让又不忍心逼迫李静,只能任由她放弃了学习。
而摩西,除了自己到藏书楼借阅《大宋律例》,继续跟着李让学习九经。偶尔,也跟李让一起出现在课堂上,时间长了,大部分的人,也接受了摩西在书院的存在。
()
年关将近
转眼间到了年关,都说十年寒窗苦,李静这次算是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睢阳学舍八成以上的学生,都是外地慕名而来的。剩下的百分之十的应天府的人,也只有三十几个是宋州城内的。
有钱的,当然也有,像万麒。
可是,大多数的人,家里是不富裕的,虽然说付不起来回旅费的倒也是极少数,但是,没有考出功名的,又有几人愿意回乡。
因此,留在书院过年的,竟然有九成之多。
可是,这九成之中,李静怎么算,都觉得万麒不应该算在其中。作为万家本家的独子,万老爷已经过世,虽然说如今是万夫人支撑着整个万家,但他势必也是要继承万家的。科举考试,中了,于他,不过是锦上添花,他也断不会出仕;不中,虽然提及可能会有些脸热,可也不影响他继承家业。
就算他闷头想要科考不回家了,先不说万家在宋州城的别院宅邸,就是住到他的舅舅乔戎那里,那也是丫鬟仆妇伺候着的。
可是,万麒偏说他没地方住,腊月二十三,跟着李静住进她的别院。
李让过年势必要回李家的,而李静,虽然惦念着朱氏母女,还有生产不过百天的云娘,可是,有李家人在,年,她自然也是不能大张旗鼓去秦家过的。只想着过完年初二去秦家看看。
许是觉得一个人过年太寂寥了,也许是自那日后她对万麒总存着感恩,李静就默许了万麒住进了她的别院。
万麒自己住进来还不算,他的小厮万福,他家的丫鬟春花、秋月,他家的厨娘孙巧嘴,他家的车夫万大年,他家的粗使下人甲乙丙丁戊,也一起住进了李静的别院。
李静三进三出的院子,多了十几个人,骤然间变得热闹了。
虽说万麒带来的下人,名义上都是归钱裕和红姑管辖的,可是,那些人跟在万家骄纵的少爷身边趾高气扬惯了,怎么可能轻易听令别家的下人。而且,论人数,他们还占了多数。
这天过了饭点儿,本来是忙着准备年货、洒扫供奉的时节,院子里却热闹得掐起架来。
李静被吵得烦了,让万麒管管他家的人,万麒只挥了挥他那香气扑鼻的兰花指,在榻上换一个慵懒的姿势,漫不经心地说“奴家已经说过了,万家的人,全凭李家弟弟家的管家和嬷嬷吩咐,他们现在,不归奴家管了。”
李静被万麒堵得,真后悔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答应他住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