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上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应是一起典型的谋财害命案件。杀人凶手很有可能是本地人,而且是从撬挖开的木窗上的小口进出。
根据专案指挥部确定的侦查方向,侦察员在全村委会展开逐户排查,尤其是对十六岁至三十五岁年龄段的青壮年要进行指纹比对以及活动情况核查,并且对瘦小的人纳入重要视线。
“我昨天中午回了一趟家,因晚上要开会就回到了学校,没想到,这竟会是永别”
泣不成声的李建华在悲痛之后向侦察人员反映了一条线索:“目前村上的人都议论纷纷,认为本村二十多岁的李滨作案的可能性大,我也是这样认为。他这个人平时好吃懒做,有过敲诈、赌博、偷窃行为。去年与他父亲合建了一栋房子,年前还买了摩托车,经济来源不明。那人个头小,估计能钻进那窗户”
侦察员对这条线索秘密进行了调查,而且发现李滨脸上有撕扯的新鲜伤痕。
从现场来看,死者与凶手搏斗过,莫非李滨脸上伤痕为死者撕扯所留?
侦察员马上传讯了李滨,李滨神情紧张,连呼冤枉,侦察员喝住了他的声嘶力竭,严正地告诉他:“我们叫你来是配合我们调查,并没有说你是凶手,你说,你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冤枉啊冤枉,那是和我老婆打架打的。”李滨急得眼泪都要掉出来,看到那副样子,在旁边的我好气又好笑。
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案发当日晚,李滨在家中看电视睡觉,其妻子可以证明。脸上的伤痕是第二天与妻子为喂猪食一事吵口打架所致。
通过指纹比对,李滨的指纹与现场留下的血指纹也不符。一条看起来有价值的线索就这样断了。
李滨在侦察员叫他回去的时候,千恩万谢,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一旦一下子查不清,他不是起码要被我们折腾上几回?
忙乎了一天的各路人马反馈:重点排查的四十多名对象都无作案嫌疑。全村委会符合年龄段且身材瘦小的人共八十多人都—一捺印了指纹,经认真仔细比对,也没有一枚与现场留下的血指印相符。
案子陷入了僵局。
3
下午5时许,死者出殡了,村里哀乐四起,受害者家属痛哭流涕。
在村口的祠堂大门前,贴着一幅不甚工整的对联:“惯盗窃财不足千元竟对爱妻下此毒手丧天良,法网难逃最多十天捷报慈母上了绞架快人心”,横批“死得冤”。
白纸黑字深深地刺痛了侦察员们的眼睛,这分明是一种鞭策,也是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个案子一定要破,不然对不起冤死的亡灵。”我看到吴局长在那幅对联前沉思了片刻,坚定地把手一挥。
我也陡增一股力量。
晚9时许,叶坪派出所会议室,吴局长、周副局长、提前介入的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组织的案情分析会在一片烟雾缭绕中召开。
神色疲惫、眼布血丝的侦察人员默不作声,案子至今,还没有眉目,难道侦查方向有误,侦查范围定错了?
大家一致肯定:侦察方向无误。而且凶手一定熟悉死者。
我看到吴局长望了望大家,清了清嗓子,有意提高了声音:“应该说,我们确定的方向是正确的,现场位于村中央一栋破旧的房子内,这可以排除流窜作案。如果不是知情人作案,他也犯不着因区区不过千元的财物而害一条命,一定是死者熟悉凶手,从死者的交往关系来看认识她的那个凶手十有八九是本村的。”
“对于这个,大家没有什么疑虑,可凶手到底会是谁呢?死者头部被砍了二十多刀,都是仅伤及颅骨,这凶器会是什么?难道作案者会是女性或者少年?”
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秘书科的,和也大家一起展开了分析、讨论
“从这个疑案来看,我们应该打破常规思维,起初大家都围绕李滨展开排查,这实际上受了舆论的误导,我们肯定忽略了一条游荡在网外的大鱼,大家要注意换个思维,工作中一定要细致,对排查对象一定要一个一个过关,不留死角。”分管刑侦的周副局长说。
刑侦大队长李江提议:“排查年龄段放宽,14岁至40岁的人都要一一进行排查,尤其是本村人。”
在村口大树底下,侦察员摆设了一张桌子,技术人员忙碌着取指纹。
村上八十多个符合年龄段的村民脸无表情地挨着顺序都一一捺印着指纹,站在旁边冷眼观察的我心里就想,如果那个凶手就在人群里面,那么他的心里素质一定不错,起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